李邦琼
( 四川省冕宁县泸沽中学校 615602 )
摘要:初中生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必要的教学工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促进个人素质成长。但是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于自身的问题缺乏有效认识,对教育管理也有一定的抵触,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方式和方法,重视学习的主体性,让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实效性的保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
前言: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初中生的心理问题频发,其主要表现在心理认知、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缺失上,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健康成长。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所以在策略上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心理的问题,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建立教育机制和模式,以保证学生心理上能够接受,并得到发展和提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一)建设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初中生的生活时间大多在学校当中,而且校园学习中会带来思维结构和思想认识的改变,心理会有所成长。在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建设良好的环境,以环境影响学生的心理认知。同时结合校园德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有个人心理品质的健康成长[1]。校园教育环境的建设方法上,要树立校园精神和发展观念的德育目标,并积极建设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整体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上影响学生,使其能够做自主发展,建立积极的心理观念。
(二)尊重主体性建设心理咨询室
初中生的思想较为活跃,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其心理波动较大,并且容易受他人所影响。在信息社会背景下,初中生的心理认知会受到网络言论和信息的影响,在个人心理认知上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初中教育应建立校园心理咨询室,让学生的心理问题有询问的空间,也让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能够通过学生的主动询问而得到解决。在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中,要注意保守学生的秘密,提升信任度,不要让心理咨询室成为一种形式[2]。
(三)加强教育与文化课程的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学工作,需要与学生的成长进行结合。对于此,教育的开展要与文化课程结合,让心理素质培养走进知识学习,增强学习感受,也让知识获取带动健康心理的养成。
心理教育与文化课程结合是保证学生有理论基础的有效思路,在结合过程中需要教师挖掘课程知识中的心理教育资源,然后在教学中做出引用,建立相应的讨论环节,让学生的心理活动有所内化,获得自主健康发展。
(四)运用网络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宣传上不仅要做实体建设,还有注重网络运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让初中生能够做自我反思,注重自身的心理成长,在知识结构上获得提升,从而实现心理素质的培养。比如针对教学中网络的应用,向学生推送心理知识,形成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五)班级管理增加心理健康主题
班主任是初中生成长的守护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心理教育,以心理健康主题保证教学管理质量,让学生能够在其中获得心理想法的表达。比如针对初中生易发的心理问题做主体班会讨论,开展“学习为了什么”“恋爱的意义”“成长的烦恼”等班级讨论,使学生的心理认知在讨论中得到延伸,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二、建立多形式教育教学模式
(一)重视家校共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教育教学中应发展家校共育,共同去探讨学生的心理成长,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学校教育引领家庭心理教育的正确开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健康心理认识[3]。比如对于学生缺乏自主发展的心理问题上,家庭教育相比校园教育的效果更好,可以指导家长做行为教育,多让学生体会生活,找寻自己的需要,以此就能有效的解决心理问题。
(二)重视社会力量,拓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现在的初中阶段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开展需要拓展形式,利用好社会力量,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有所体会,在实践中获得心理成长。比如与学生心理问题研究部门合作开展心理调查问卷,与社区合作开展公益活动等,让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专业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保证教育效果。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设计和开展上都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并落实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重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在教育环境上提供支撑,在教育方法上做出创新,以此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促进自主发展,建立良好的心理认识。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人想法,做好沟通疏导,以保证学生在综合成长有有心理素质带动下的素质和行为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永祥.对初中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20(75):7-8.
[2]谭容.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较与衔接现状[J].林区教学,2020(08):102-104.
[3]吴晓菊.构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20(3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