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兰
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迎安镇初级中学校 644200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懵懂时期,对待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想要尝试。他们积极地探索世界,享受探索的过程。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心智和身体发育还不健全,对于世界的接收能力还有限,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失败、挫折与不如意的地方,会感到伤心、失望、难过、沮丧。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变化,及时预防,及时解决,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心理健康辅导
心理健康发展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阶段,学生会发现身体出现明显变化,生理性特征开始显现;在心理方面,课业的压力、家人的期望和严格的要求、网络的影响等等影响着学生,很多学生会出现迷茫、不知所措、逃避和压力等,这些因素时刻都会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况。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的大家长,要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找出影响学生心理的关键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并与家长一起合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做好自省与学习,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班主任在初中生成长阶段不仅扮演着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更要成为学生的家人、朋友。班主任要想将自己的角色得到认可,必须时刻保持自省和学习的心态,对自己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对待学生的态度、言语和行为等方面时刻反应检查,如果自己的方式方法和管理班级的规定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改进。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心理医生,要想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心理辅导,班主任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相关心理辅导知识,提升心理辅导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能够及时的感知,并且在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能够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不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二、尊重学生主体人格,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作为学生,初中生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但是学生也应该有享受游戏娱乐的自由,促进学生的多方位发展。生活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有落后于其他学生的迹象,学生不仅仅需要学好基本的学校课程,还需要在放学之后对继续学习奥数、艺术、英语等等多种补习班。学生的游戏娱乐时间被各种的辅导班挤压,学生的文化课一旦出现下降的迹象,家长会在语言和态度上让学生产生压力,学生会感觉到自己只是家长学习的工具,对学习甚至对家长、老师产生排斥厌恶的心理。班主任不能改变大环境,但是班主任可以在保证正常的教学的基础上,设计一些娱乐放松的项目,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片刻,会让学生更有动力继续学习。
班主任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游戏的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会减轻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聚焦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问题。从学生的生源地来分类,农村的学生会因为地域原因,在来到新的环境后产生自卑心理;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学生在青春期会有攀比、逆反、早恋等心理;初中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对学习产生无助感,学习成绩好的会因为成绩不够好而伤心,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会因为学不会而焦虑。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往往是家庭、社会、学校、自身等多种因素的结果。班主任需要找出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对症下药,聚焦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够更高效的达到辅导的效果。
四、构建家校共同体,合力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辅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只靠班主任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有一部分是家庭的原因,需要从家庭入手。班主任可以与家长保持定期的联系,形成家校共同体,家长和班主任对学生的信息及变化进行及时的沟通和督促。班主任可以将学生的在学校表现告知家长,如果学生考试成绩不佳,班主任可以建议家长不要责怪学生,让家长更多地对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如果学生产生厌学、早恋以及反叛心理,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构建家校共同体,家长和班主任对学生的变化进行交换,可以综合把握学生的成长以及心理变化,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双方综合考虑采取更加合适的方法解决,家校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的是更加缓和迂回的方法,更加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和情绪,双方合力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小结: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采取实际有效的解决措施,要保持对学生心理状况变化的敏感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聚焦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构建家校共同体,与家长合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在学业上有所进步,养成更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卫青.运用积极心理治疗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对一名初中生心理辅导的个案分析[J].长江丛刊,2020(09):122+124.
[2]金木西.浅谈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J].读写算,2019(28):34.
[3]宰文斐.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管理途径[J].亚太教育,2015(0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