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阿瑞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马嵬初级中学 713100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我们要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化 教学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如何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相结合、相融合,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具体分析如下:
信息技术之所以能走入教学中来,是有它的独到之处。它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具体,复杂的知识变简单,呆板的知识变灵活,方便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紧扣优化教育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恰当选用、规范操作,最大限度协调兼顾好各种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进一步学习当代教育理论,研究现代教育传播媒体与教育理论结合的具体问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要求,克服纠正一些意识偏差与操作缺陷,用好、用实、用活,用巧现代信息技术。
(一)教师应学习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熟练,就越能发挥它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反之则有可能因人为操作不当,或不能及时排除意外的非操作性故障而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干扰了正常的上课秩序。因此,教师自身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要进行多次的实验,结合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总结,不断创新。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书本相结合,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备课,就是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因此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仍然需要以教材为主,深研教材,适时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非主导,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选取得当,不能太多,太花,信息量也不能过大,否则将淡化重点难点,形成了为赶时髦,摆花架子,或画蛇添足的不良后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紧扣教材,熟悉教材,吃透教材,选择多媒体资料和制作课件必须以课本的相关内容为依托,课件重点难点要突出,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选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资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解决书中的疑点、难点,使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并且学有所获。
(三)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要把教师的主导性与电教媒体的辅助性处理好。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只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工具,是我们多种教学手段里的一种。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课堂影响力以及整洁的板书等都是任何一种现代教学手段无可替代的。因而我们不能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依赖于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教学方式,避免 “机灌”或其他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有的教学内容是可以用的,有的不必要用就不用。题卡可以展示的就用题卡,小黑板可以出示的就用小黑板,毕竟传统教学中的很多元素和方法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我们应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适时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创造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营造出富有生机、充满蓬勃朝气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碰撞,熏陶和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表达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预期的目的。
(四)倡导信息技术应用与调查、访谈、实地考察、实验、创作等“动手”活动方式结合,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杜绝切断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联系的“全盘电化”,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避免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
(五)加强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管理,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教师,学生也应加强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方面知识技能的学习。因此,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修建机房,配置设备,以推广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从而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推动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地发展。
目前,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逐步改进,尽快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总之,在今天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大势所趋,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的各种手段。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仍处于辅助地位。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做好最充分的课前准备,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