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邓红霞
[导读] 小学生的年龄不大,但是想象力却是丰富的
        邓红霞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第一实验小学, 山西 运城 043600
        摘要:小学生的年龄不大,但是想象力却是丰富的,而且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要对此有清晰的认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确保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落到实处。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展开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导言:
        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小学语文学科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广大语文教师对此应该有切实的了解,并切实履行好自身的教育职责,为了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拥有创新思维能力,应有效展开小学语文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投入到实践应用中。当然,学生个体不同,其学习背景、成长要求等也是存在差异的,若想使得教学工作有序展开,教学质量有大幅提高,教师必须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从学生视角来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保证学生可以在更大的空间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如此一来,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就会更加的丰富,创新思维能力也会逐渐形成,进而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学习的策略、技巧,并能够和他人展开良好的互动,最终可以真正融入到社会中。
1 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心理尚处于发育阶段,性格也并不成熟,但其拥有的好奇心却是非常强的,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时可以对此予以利用,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为适宜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投入学习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将疑问提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时,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增强。比方说,在展开《曹冲称象》教学时,因为课文内容并不复杂,学生只需要进行阅读就能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空间并未被打开,这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会产生影响。教师此时应该对课文中的一些知识点加以利用,提出拓展性问题,这样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起到激发作用。曹冲想到的办法是科学的,然而耗费的时间却是非常多的,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能否找到更为适合的方法。这样就可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大家一起展开讨论,而且会想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方法。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要将关注点放在方法的可行性上,关键是要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思考中,这样可以促使其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 制定方案,投人发展
        展开小学语文教学时,要确保教学环节紧密衔接起来,这样方可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更为顺利,教师也要依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教学活动的形式,同时要完成好方案制定工作,确保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如此方可使得学生以更为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而且学习的主动性会得到增强。当然,学生个体是存在差异的,其成长呈现出个性特征,发展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困难也是不同的,语文教师对此应该要有一定的了解。为了使得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能够切实达成,要将学生已有能力、教学核心等作为出发点,完成好方案制定,如此方可保证方案更为合理,更具可行性,能够贴近学生的内在需要,确保其对相关的语文知识能够熟练掌握。

比方说,在对古诗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提前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完成好方案制定,将每个教学环节所要达成的目标予以明确,如此方可使得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新知的学习,掌握更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当然,古诗词学习是较为困难的,对于有些学生会出现无从学起之感,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对辅助课堂教学,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各个感官受到一定程度刺激,进而主动获取相关知识,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逐渐形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中,学生的需求是存在差异的,其成长环境等也会对兴趣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要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进而通过循序渐进方式展开教学,使得学生可以逐渐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而这也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经之路。
3 教师注意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
        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定型,而且教师的行为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教师必须要对自身的行为予以约束,确保能够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当然,小学生拥有的判断能力也是较为薄弱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正确学习观念的形成作为关注重点,这样方可避免学生在错误观念的影响下走入歧途。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接触到社会中的优秀人才,获取有价值信息,进而在内心中产生学习的意愿。除此以外,教师还可组织朗诵、写作之类的文学艺术活动,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拥有展现自我的平台,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会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并能够对其予以创新应用。
4 鼓励创新,奖励促进
        小学生的人生阅历不足,好胜心以及求知欲比较强,非常希望获得外界的肯定以及鼓励,老师对学生的肯定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及时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和自由发散,只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创新活动,老师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收获以及学习动力。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老师需要注重生活化教学元素的有效融人,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以及独立思考的过程之中实现个性化的创新以及调整。比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与语文相关的各类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设置奖项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的知识经验进行主动的分析,了解外面的世界,拓宽个人的视野,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互动。
5 结论
        综上可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引入教学课堂,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武传莉,段福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51-52.
        [2]程国元.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2020(03):64.
        [3]黄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5):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