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9期   作者: 唐立武
[导读]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唐立武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明仁小学 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也对学生体育精神、心理素质、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有待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较差,为了将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起来充分发挥出小学体育教学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影响小学生体育兴趣因素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基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 体育兴趣 培养方法 小学体育教学
         新时期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改革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还要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可以逐渐获取终身体育的精神和学习的能力,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一种身体活动。结合我国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着重挖掘并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才能够针对性地制定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方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小学体育兴趣教学的现状
         1.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正确
         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玩”的课程,在认知里并没有将其当做是教学活动。但是教师在开展体育课时,却相对地将其单纯地作为教育来进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仿佛处于不同的频道,学生很难对脱离了自己想象的体育教学产生兴趣。
         2.体育教学的选择性并不多,也没有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探究性
         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实际上却没有注重互教互学,也缺乏自选内容,容易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然后,当前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教法单调又呆板,很难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及兴趣,让学生感到体育学习枯燥无味。
         3.体育教师的文化修养与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及能力与其课堂教学质量息息相关,要求教师能够语气温和又规范地为学生授课,也需掌握拓展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能力。
         二、小学体育教学与兴趣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可能,也不会对所学内容的意义、作用、价值有完全正确的认识,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体育教学至始至终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养成主动、积极参与体育的意识。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性质、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侧重点地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来动手、动脑,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使其体魄健康发展,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目标、选择教材内容和教学法以及评价的方法与要求上,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运动,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给学生一个发展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能健康地成长,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2.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教育
         体育的教学场景,实际上就是一种情绪的场景。对这种情绪场景把握的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这堂教学课的成败与否。作为学习体育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关注学生的情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把握准确学生的情感起伏变化,给予适时地积极性地引导,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进行体育锻炼学习。这么做,不仅能够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跳山羊体育项目时,许多女生根本不敢跳,其原因就是胆小,放不开手脚。作为体育教师,这时就应该给予示范。然后经过鼓励,同时还让胆大的女生先尝试,并对这些做的好的胆大的学生给予表扬。
         3.利用体育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玩、好动,有较强的竞争心理和团体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比赛能够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体育比赛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否则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积极性。学生在竞赛中的“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例如,进行短跑赛,让学生比一比谁跑的更快,他们都想赢得第一,于是就会不停地练习,渐渐地对体育产生兴趣,但是教师在学生进行竞赛时,要做好必要的心理指导,防止学生为了竞赛产生一些阴暗心理。
         4.利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组织中,采用游戏与动作技术和素质练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这样就能把枯燥乏味的技术动作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变得活泼有趣,从而使练习者能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中。如:在跳远、跳高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难点是起跳技术,学生在刚开始练习时上体与下肢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在怕脏、怕受伤的心理阴影下,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最终影响到跳远、跳高技术的掌握。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游戏“海豚顶球”进行练习,作法是将一个软式排球用细绳系着,用竹竿悬挂在沙坑或跳高垫前一定距离和高度处,要求学生在做起跳练习时,必须用头触及软式排球。然后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看哪一组同学顶到的次数多,每个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争先恐后地积极投入练习,教学重难点就在玩的过程中逐步被突破了。
         结束语:小学体育教学要重视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顺应素质教育需求和新課程标准要求,深入分析当前体育教学现状中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从而改变学生学习体育的心理和态度,让体育教学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王先亮,房雪芹.小学体育“翻转课堂”模型设计与实证检验[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12)
         [2]陈凤祥.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学周刊.2012.
         [3]包玉书.试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