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菲菲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书法教学,既是新课改的倡导,也是改善创新美术课的需要。小学阶段的美术课是为学生的审美观打基础的教育课程,融入书法教学更是弘扬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培养了小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模仿领悟能力。书法是表现情感、陶冶情操的文字艺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欣赏性。当前,我国小学美术课堂中,针对书法教学还是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的,本文将指出问题的所在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书法教学;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一、小学书法教学常见的问题
1.对书法教学的忽视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影响,教师和家长对于小学美术课程的开设和丰富发展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小学学生正处于想象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想法天马行空,并且这一阶段的小朋友具备很强的创造性,学生对于美术绘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只要老师加以引导,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很多小学的书法课由于校方的不重视,以及应试教育下教师和家长更关注成绩的刻板思想,导致小学生的书法课被一些主课挤占,从而使得书法课的开展之路并不顺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上也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美育的缺失致使素质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 [1]
2.教学材料和硬件设施不完备
小学生的书法教学课程中需要大量的优秀书法作品集、毛笔、宣纸等授课材料,但很多小学的材料储备库大多是体育用品,书法实践所需材料的缺失造成了教师授课无法进行课堂展示,只能传授理论知识而实践得不到满足的书法教学困境。硬件设施的匮乏只是其中一大影响因素,另一起主导性的影响因素是专业书法教师资源的短缺,进行书法教学,老师是最基础的活动要素,优秀的书法老师会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书法水平,但目前来看,小学美术课堂中书法老师的身影寥寥无几。[2]再加上前文中所提的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力量对书法的不重视,使得书法课程开展举步维艰。
3.教学结构枯燥单一
许多美术老师在小学生美术课堂上的书法教学,都是以老师泛讲填鸭式授课为主要形式。而且一些美术老师本身书法的专业功底就比较薄弱,加上长时间的授课模式形成了固步自封、不接受新方式的局面。书法课堂枯燥乏味、缺乏生机,孩子们在听讲的过程中容易走神,反而不利于更好的学习书法知识。而且书法知识结构没有系统的构建起来,导致孩子们所学习的书法技巧狭窄,乏善可陈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书法求知欲。
二、小学书法教学的应对策略
1.树立正确的书法教学观
强调小学美术教育中书法教学的重要性,综合多方面力量提升对小学生书法教学水平的关注度,充分发挥好美术课堂对学生的兴趣培养、素质提升以及审美训练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校园书法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度和老师的教育重视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变老师的刻板观念,倡导美术课堂书法创新策略,营造一个良好活跃的书法教育氛围,进行大范围的书法教育宣传,从而提升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发展。
2.完善美术用具和教师配备
书法理论的贯彻与训练需要在毛笔书写得以践行。书法课程有别于其他文化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躬行求真知,这就需要校方提供大批量的美术用具,比如对书法专属教室的建设布局,对毛笔、宣纸的采集购买,对书法课程基础设施的完善。当然,可以通过引资的形式得到政府和社会资源的赞助与支持。另外,就是教师资源的配备,学校应完善书法教师的招聘制度,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以聘请职业水平高、专业素养强的书法老师,来对小学生进行授课。通过优秀的师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对书法的兴趣,为书法教学提供便利的前提。
3.创建灵动活跃的课堂形式
教师在书法课堂中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进行书法知识的传授。视听结合的授课方式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书法本身就有一定的抽象性,利用屏幕教学可以将书法拆分讲解,具象化的教学方式,更利于小学生的透彻理解。书法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有趣的书法活动,在游戏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将书法知识融入游戏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在欢声笑语中将美术理论和技能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3]建立评价机制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灵动的书法课堂才是学生们所向往的课堂。
三、结语
小学美术教学中书法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总有可以应对的策略。开展小学生的书法教学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模仿力和审美价值,作为基础夯实与丰富阶段的小学生,本省就对大千世界充满着兴趣,他们的想象力也是很具创造性地,美术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理论的指导,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了解,透过优秀的书法作品传承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小学美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开启学生艺术学习的黄金大门,在品析和鉴赏中感受书法的精神力量和艺术表现力,通过科学化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陶冶情操,使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实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芸.小学书法教学现状及实施策略浅谈[J].教育观察,2019(21):133.
[2]于明珠.小学书法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J].文学教育,2019(09):137-139.
[3]刘振.普及书法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6):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