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实践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9期   作者:周妍
[导读]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周妍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月亮岛学校 410000
          摘要: 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工作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要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多元智能理论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引,本文简单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时间策略。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引言
          多元智能理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多元智能为导向的语文课堂能够带给学生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进而缓和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范围的课堂氛围。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自身思想观念,积极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改革。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限制了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长期影响下,许多教师自身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通常采用口头讲授制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多元智能理论本身强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从多个角度推动学生素质提升,但是教学方式单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往往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授课,讲台上教师洋洋洒洒,学生却只能在座位上记笔记,课外时间再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强化解题能力、巩固课堂知识。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当学生成为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多远智能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2.教学内容枯燥,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通常无法脱离教材的限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课本知识展开,忽略了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导致学生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当前小学语文教材大多以单元主题的方式编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整合知识点,但是单一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小学阶段本身是学生文学知识积累和沉淀最重要的时期,富有新鲜感的文学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是当课堂教学内容囿于课本,学生很难从课堂中汲取营养,这不利于学生多远智能的发展。
          3.教学评价过于功利化,丧失对多元智能导向作用
          教学评价本身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影响下,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调整学习方式。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活动时,经常出现片面强调学生考试分数的问题,忽略了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通常以考试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由于每位学生先天智力因素不同,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自然存在差异,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容易打击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师功利化的评价思想影响下,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有针对性地调整重点,将提高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这对学生综合素质锻炼和多元智能发展极为不利。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策略
          1.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设置教学目标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必须结合学生多元智能发展需求设置教学目标,将多元智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内容体现在教学目标中。因此,教师可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基础上,融入多元智能相关的目标,从知识和技能维度来看,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要求,结合言语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设置教学目标。

从过程和方法维度来看,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方式,结合音乐韵律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设置教学目标。从情感态度机价值观维度来看,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对学生价值观和处世态度的教育,结合自我认识智能和存在智能设置目标。
          2.结合多元智能理论选择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教师必须以课本为基础,对教学材料进行拓展和延伸,通过更丰富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习多样化的素材时,学生思维能够受到启发,同时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教师可以结合群文阅读思想,在讲解一篇课文时,拓展延伸至其他类似的学习素材,比如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同一主题不同作者各自的观点。以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课为例,在基础知识讲解过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鲁迅先生其他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好的故事》《狂人日记》《为了忘却的纪念》等等,借助这些阅读材料,学生能够感受鲁迅先生的思想内涵,尝试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架构,推动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3.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创新教学方法
          3.1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多元智能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与其他同学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强化人际交往智能。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人数以4~6人为单位划分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与课程知识相关的主题。上次布置的合作任务引导下,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互动,深刻理解问题,同时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进而培养人际交往智能。举个例子,在学习《将相和》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我为伙伴讲故事”的合作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知识,将“负荆请罪”和“完璧归赵”的故事讲给小组成员听,并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讲故事的同时锻炼言语智能,在小组合作中锻炼人际交往智能。
          总结
          综上所述,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改革必须做出新的尝试,这必须重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思路。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学生有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教学内容,在小组合作探究中锻炼学生人际交往智能,借助翻转课堂模式培养学生自我认识智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参考文献
          [1] 高惠子.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五)[C]. 2019
          [2] 程丽影.小学语文多元智能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 2018
          [3] 欧阳丽敏,肖淼禄,张冬菊.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资源的应用实践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C]. 2018
          [4] 甄炎华.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的实践探索[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C]. 2018
          [5] 陈清凤.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景[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 2013
          [6] 谢继惠.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情感的探讨[A].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