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9期   作者:梁明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

          梁明
          (广东省遂溪县界炮镇山内黄镜秋学校 广东 遂溪 52439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比重越来越高,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面,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但是课外阅读的开展受学生主观认识的控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学生课外有效阅读的需要,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阅读习惯培养的方法上,教师要从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抓住阅读需要,让课外阅读能够有序地进行,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个人意识上的转变,从而实现阅读兴趣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阅读习惯;培养意义;方法

          前言: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开展一直以来的方式都是以要求为主,将课外阅读的内容作为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农村初中生对于课外阅读的自主性不强,更多的是做任务性地完成,这不仅降低了课外阅读的教学作用,而且会影响阅读习惯的建立,制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进行。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改变教学思想,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以提高审美阅读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意义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是一个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带有一定的个性化特点,在其中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扩展文学思维,对于阅读和写作都有极大地帮助。同时,课外阅读中阅读习惯的培养能够营造学习氛围,让农村初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对于农村初中整体教育的开闸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农村的阅读环境和学生的实际运动需要,做好培养教学的设计[1]。
二、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方法
(一)与教学内容相合保证阅读效果
          农村初中生普遍存在阅读能力不足的情况,主要是教学环境上注重成绩,而忽视了能力培养。所以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处于一个浅层阅读的情况,不能建立良好的引导习惯[2]。对于此,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的开展中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内容,并针对现在的信息社会背景发展线上教学指导,帮助农村中学生可以在课外阅读中能够有效的获得知识,有一定能力的提升,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比如在《出师表》的教学中就指导学生阅读《陈情表》《祭十二郎文》,让学生可以体会古文情感的表达,即做阅读练习,也能有文学认识上的积累。教师需要以《出师表》的阅读教学为基础建立一个微课课件,将阅读的递进过程做思维引导,同时还要针对《陈情表》和《祭十二郎文》的自主阅读做一些帮助,然后将之整合推送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了具体的指导,能够对教材阅读学习进行反思,并且做深度的阅读体会,会有阅读感受上的提升,不仅强化了阅读能力锻炼,也让阅读习惯的养成有了良好的体验。


(二)建立兴趣小组提升阅读的感受
          农村初中相对于城市初中来说,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多,生活的交集也较为频繁。对于此,在阅读习惯的培养上可以建立兴趣小组来提升阅读的感受,实现个性化和自主化的课外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将课外阅读内容进行分类,比如国外经典、四大名著、古诗词、现在小说等,然后每个分类下建立兴趣小组让学生依据自身喜好做出选择,最后提出小组阅读的目标让学生在课后做阅读理解。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兴趣驱动学生习惯的养成,让课文阅读变成自主性的行为。
          针对阅读兴趣小组的建立和开展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整合,以小组讨论分析来做不同文体下的阅读分析,使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习惯得以建立,也让学生之间能够做文学交流,积累知识,有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比如在综合活动课中让各个小组依据活动主题选择相关的文章,然后开展整体性的群文阅读,讲述自己喜欢的这种文体表达的优势和结构特点,这能让学生之间有阅读理解思维的交流,使阅读能力的成长有多元化的发展,而能够将阅读兴趣做出展示,对于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有所帮助,阅读习惯也就能够有意识性的建立。
(三)制定阅读计划培养自主的意识
          一个习惯的养成应该是良性的,而针对农村教育环境的缺失,在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上需要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够得到建立,养成语文阅读的良好行为。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计划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建立一个计划的内容,而教师负责监督和考核,让课外阅读的开展能够持续性的进行,逐渐地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也就能够得以养成。在此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空余时间,比如在寒暑假中需要以长篇课外阅读为主,而在周末的假期中以短篇为主,这样学生有完成计划的时间。同时针对农村社会环境中书籍不足的情况和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教师可以建立线上读书空间,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素材,也让学生有发表自己阅读看法的机会。
(四)开展阅读分享活动保证需求性
          习惯的养成是自主意识和需求的作用,但是在农村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感觉课外阅读就是额外的任务,对于阅读没有需求,也就不愿意进行自主阅读,这样的认识下习惯难以养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开展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将课外阅读所获得理解和认识做讲解,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所有学生都能有初步的了解,积累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内容,同时因为个人的表达,学生对于课外阅读也有了需求,会在行为上主动的做阅读理解,有助于习惯的养成。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建立读书笔记,强化阅读知识的获取[3]。这其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建立课外阅读的笔记,以让阅读分享有实质性的内容,还有与活动课中的兴趣小组群文阅读做区分,分享活动注重个性化的表现和一些经典内容的阅读吸收。
结论:总而言之,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教师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以此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理解,完成知识的积累。而在培养的方法上,要从农村初中生阅读能力出发,课外阅读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和;利用农村初中学生的集中性,建立兴趣小组;帮助和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在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分享活动,这不仅能保证阅读习惯的培养,还能使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有学习意识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小娟.农村初中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思考[J].科教导刊(下旬),2020(02):158-159.
[2]李娴.浅析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13.
[3]焦雅婧.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