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娥
海南省临高县实验小学 海南 临高 571800
摘要: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开展阅读教学也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而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助于让小学生更快的成长,使其通过阅读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围绕着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展开分析,探讨阅读教学的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推进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开展,加强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新课改也随着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教学要求,通过增添、丰富对小学生的培养目标,来达到在小学教育中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改革中,逐渐形成了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小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扩展小学生知识面以及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等为主的阅读教学目标,并成为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策略创新的出发点。教师探究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从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知识的选择、阅读氛围的营造以及阅读技巧的锻炼等角度入手,探究能够推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课堂展开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积极引导与良好培养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的学习通常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知识面的限制,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而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具有的发育和学习特点,教师在进行低年级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时,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小学生的注意力时刻集中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等,则可以形成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从而提高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效果。
具体而言,在进行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适当延伸、积极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时刻把注意力放在阅读学习课堂上,从而全神贯注的完成课堂学习。其中,适当延伸要求教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和扩展,比如结合小学生阅读课本上给出的推荐阅读书目或者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籍等,选择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文本。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语言简单、文字简练、故事性较强或者画面描绘效果较好的阅读材料,让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从而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更好的完成阅读任务。
此外,积极引导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选择更加多样的阅读教学方法或者手段,时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常见的,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阅读的内容或者素材,利用音频或者视频等形式,让小学生简单认识或者欣赏阅读内容的某一个片段,在听觉或者视觉上让小学生拥有不一样的阅读学习体验。同时,通过埋下伏笔、留有悬念的方式,激发出小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其在阅读课堂上始终可以集中注意力;而且,充分结合课堂提问的方法,也时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把目光都放在课堂上。
二、?阅读教学课堂中阅读知识的不同选择与多重教育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当中,选择合适的阅读知识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一门必修课,语文教师只有通过筛选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知识,才能顺利完成阅读课堂的教学,达到增长小学生见识、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积累文学素养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让小学生选择适合其阅读的书籍,通常小学生会倾向于一些科幻类或者文艺故事类的材料,此时小学生虽然有较强的阅读兴趣去阅读,但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效果不佳。
究其原因,市面上存在很多的小学生阅读材料,然而考虑到作者的写作能力和水平,部分书籍可能并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直接提供参考阅读书目或者利用课本上相同题材或者作者其他作品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材料,来给小学生提供阅读学习的不同选择。
具体而言,语文教师可以紧密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来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举例而言,在成语学习当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成语故事来开展教学,让小学生去进行自主阅读,比如闻鸡起舞、凿壁偷光、孔融让梨或者自相矛盾等。小学生通过相关材料或者故事的阅读,不仅能够增长见识,而且也会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多种知识,达到了多重教育的效果。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还可以与正常的语文教学相配合,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穿插着课外阅读的部分内容,实现语文阅读课堂与课外阅读的融合。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适当性拓展部分课外阅读的小故事,比如在学习《亡羊补牢》成语时,结合伊索寓言中《牧人和野山羊》的故事,进行穿插阅读教学,在提高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三、营造小学生全员阅读的良好氛围和适宜环境
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通常呈现出活泼、好动、开朗以及模仿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小学语文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正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营造全员阅读的良好氛围以及适宜的阅读环境,不断吸引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从而锻炼其阅读技能,增长文学素养。具体而言,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能力教学时,除了必要的阅读教学和引导,还可以通过组织自主阅读课堂的形式(阅读课),让所有小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为小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环境,从而培养小学生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
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构建适宜小学生阅读的安静的课堂环境;并在阅读课堂上引导小学生彼此之间互相交换阅读书籍,拉进小学生之间亲密度。通过阅读书籍的相互传递,会有更多的小学生了解到不同的知识,既达到了增长小学生见识的效果,也可以提供新的阅读角度。比如,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彼此间的阅读内容交流,在知识的互相介绍、讲解以及交流过程中,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在积极的阅读课堂环境中,锻炼阅读能力。
除此之外,营造小学生全员阅读的氛围除了阅读课堂的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班级阅读角、校园阅读周、阅读板报等形式,在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的引导下,引导小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进而为开展阅读教学奠定基础。结合阅读氛围营造等具体措施,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交流或者发表其对于阅读素材的见解与阅读感想;并通过鼓励和奖励,让小学生树立阅读信心,当部分小学生成成为班级中阅读的带动着,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自发的阅读,进而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推动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小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兴趣,而且有助于让小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只有语文教师做好阅读教学的引导,才能让小学生对语文、对阅读时刻保持充沛的激情,从而发挥出阅读兴趣的巨大价值,推动小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新梅.如何做好低年级课内外阅读结合渗透[J].黑河教育,2020(09):54-55.
[2]王俊安.小学语文在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34):50.
[3]夏婷婷.浅析插图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184.
[4]王明琴.小学低年级语文群文阅读的可行性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