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建设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下)9期   作者:卢伟平
[导读] 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要办好一所学校就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卢伟平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长岗小学    511356
        摘要: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要办好一所学校就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笔者通过学习和名校经验的引领,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对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沉淀与提炼有了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校园文化;提炼;耕耘;引领
        
        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我常常身陷其中忙得团团转,却总觉得有些迷茫——我们村小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我们提升的路到底在何方?虽然有时学得外校的一招半式,兴致勃勃去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我苦苦思索而终日不得解,索性抛之脑后,沉潜到书香里,学习到名校里。不断的思考加观察经历如同午后的骄阳,驱散了我心中萦绕多日的迷雾,为我指明了方向。
    没错!学校要走文化强校之路。
        文化,是隐于人和事背后的一种观念,一种愿景,一种价值观。文化是种非常微妙而又非常强大的力量,她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文化其实也是可观的教育资源,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只要我们身在其中就能感受得到,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境界,她可以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对人的心理具有调节作用,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具有陶冶和感染作用,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是的,我们的村小正是匮乏文化底蕴,才会遭遇发展的瓶颈。如果再不重视文化和建设文化,那等待我们的将会是新时代残酷的淘汰!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我向往积极的学校文化,因为她如同春风,能吹暖每个师生的心窝;也如同春雨,能滋润校园的每个角落。
        我坚信,学校文化如果建设得成功,会使学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结合名校经验和我校实际的情况,我设想我们的“文化强校之路”分三步走:
一、文化的提炼
        根据我校一贯践行的朴实、踏实作风和注重培养学生文明有礼的教育传统,凝练成我们的文化主题:礼实教育。围绕这一核心形成我们的办学理念:尚礼求实,德才同展。我们要科学确定特色项目、特色课程、特色发展战略目标和方向,建立并落实创建特色学校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礼实教育”理念下的的学校文化有统一的文化标识,校训、校徽、校色、校旗、校歌有鲜明特色,能充分演绎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办学特色。“礼以立品,实以博才”的德育理念和“活力课堂,求真务实”的教学理念,以“知礼笃行,求实创新”为校训,“文明、博学、务实”为校风,提出“敬业、善导、创新”的教风要求和“勤学、广思、自主”的学风期待,走“文化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之路,进一步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品位,办一所实实在在为村民子弟服务的农村小学。
二、文化的耕耘
在“礼实教育”理念下,我们将打造相应的制度文化,以形成文
化的制约力和激励力。工作中,我们需不断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坚持以制度为准绳,使学校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格可塑。

这样我们会形成“制度规范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培育传统,传统积淀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良性循环。
        以学校文化底蕴为基础,我们将建立起与创建特色学校相适应的,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学科性课程、活动性课程和德育性课程并行的“礼实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对于“礼实教育”的课程创设,我们主要以两大方略为之:一是整体规划学校课程,构建“礼实教育”模式;二是系统开发特色课程,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基于“礼实教育”的办学理念,我们致力于通过校本化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建设丰富环境的隐形课程,开发完善特色课程。为保障特色进课堂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教导处设计了“X+1”的教学模式——体育、艺术课课时的X节课用来进行完成国家课程教学任务,一节课进行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展。一至五年级每周一节“阅读与写字”课,交替开展阅读和书法特色课,六年级则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一至三年级每周一节“礼训”课,四至六年级每两周一节“礼训”课,与班会课交替进行。“艺术、巴乌、篮球”特色每周利用一节托管课进行。基于“尚礼求实,德才同展”的办学理念,我们致力于整体规划学校课程,系统开发特色课程,使学校课程如同承载学生展翅翱翔的航空母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礼实少年。
        学校还要整体规划建造校园景观、园林绿化、墙面修饰、功能场室,力求把校园布置得雅致美观而又突出文化主题,真正体现人文化和教育化,处处彰显环境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效。校园环境建设,不仅仅是形象的包装,也是潜在的文化渗透。文化要融于环境,而环境也要呼应文化,一起营造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文化的引领
学校文化的建设始终与学校的发展相伴相随,文化会在校园里无
处不在、无时不在。我的目标是要文化引领教师幸福地工作,学生快乐地成长。只有这样,学校才会健康发展,持续发展。“闲花落地细无声,细雨湿衣看不见。” 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熏陶学生的成长,引领教师的发展。我要向名校长学习,要把学校建设成师生共同的幸福家园,要让孩子在校园里度过的日子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制度的管理虽然不可或缺,但用文化的感染,更能唤醒师生自主求上的动力,更能凝聚团体的力量。文化可以引领学校管理、班级建设和课程实施,文化营造的共同愿景也可以引领教师爱岗敬业与无私奉献,引领学生奋发进取和快乐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是凝聚教师团队人心、展示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我深知,文化的建设和升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但只要有信念,我相信农村小学也能打造出一片属于我们自己文化特色的蓝天。
参考文献:
        【1】张家诚.浅谈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2).
        【2】田全育.浅谈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J].读与写(上,下旬),2017,014(006):157-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