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广东省深圳市三联永恒学校 518000
[摘要]学生读写能力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读写兴趣,激发读写热情,通过课中、课外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读写能力的养成,除了基础的传授外,还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注重学生对读写方法的探究,及对读写过程、读写方法的感悟,才能让学生个性化的读写得到发展。
[关键词] 读写能力,读写兴趣,自我提高
一、 课堂上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一)掌握朗读技巧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多读的重要性。在理解字词句含义的同时,只要多读,就会自然上口,久而不忘,因而我们要鼓励学生满怀信心去读,反复地读。但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循序渐进,做好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始终处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多读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按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停顿,既能帮助体现文本的整体节奏感,更是最基本的朗读技巧,是做到有感情朗读所必须的。更重要的是,要读出文中人物所具有的情感,这样的读,入情入景,记忆也会更深刻,在写作时也容易联想到。因此,通过多读,有感情的读,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那么对提高阅读教学是有一定的效率的。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造句、写话中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为后来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说促写
在课堂教学中,为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者默读课文之后,根据课文内容的长短,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复述文章的大致内容。由于低年级课本中的文章较短,大多数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读出来。这样长久的锻炼,在以后的说话中,学生们就能把书本中的好词佳句运用到自己的说话中去。使自己的表达更连贯、更完美。平时也可利用课前3分钟,让学生自由说一段话,内容不限,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有话说,这种训练坚持下去,一定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每课都配有插图,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画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教学《女娲补天》一课时,先让学生看图,观察画中有谁?她在干什么?她是怎么补天的?接下来,让学生充分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插图想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再欣赏课文,把自己说的话和文中的语句作对比,思考:哪个词语运用得更好、更生动。最后把文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或者自己比较有感触的话,收集到自己的积累本上。长期的这样训练就会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二、 课外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接受教育,课堂是一个重要阵地,但是仅有课堂却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课外阅读有着课堂教育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拓展课外阅读。
(一)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看作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手段。因为课外阅读可以帮助消化课堂知识,尤其是文艺作品的阅读,会让学生感到轻松,起到减负的作用。同时,课外阅读对学生有多方面的感化作用。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只靠几本教材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给学生开辟精神食粮的源路,创造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于是,我尽力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去读书,并让学生每周都写周记。
(二)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要写作文,就需要有素材,那么材料哪里来?那就是生活。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按理说,学生能写的内容应该很多,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学生一提笔就觉得没有东西可写,那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原因可能是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必要的留心观察,同时缺乏对生活素材的日积月累。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老舍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我觉得学生在多读书的基础上更应该勤动笔,把喜欢的词句做个标记,或及时记下读时的感受,都能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有所收获。
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不但能做到以读促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了兴趣,那么他们会更加热爱阅读,长此下去,孩子的写作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一切的好习惯都贵在坚持,只要能坚持下去,目标即可实现。
三、读写结合,以写促读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我除了用读引导写之外,还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技巧。告诉孩子们可以借鉴课文,学着怎样写好开头、结尾,及段落之间该怎样过渡和衔接。因为学生在三年级时初步写作文,不仅开头啰嗦且少光泽,中间搪塞而无妙处,结尾往往更惨,不是三言两语表个态,就是喊几句口号收笔,毫无意义。更糟糕的是,部分不喜欢读书的孩子更是会写流水账。事实证明,通过阅读实践,认识到该如何写作,再尝试着借鉴去写,这种借鉴别人好的写法,将他人优秀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那么自己的习作也就是佳作。学生在尝到“读书学写”的甜头后,会自觉主动地在今后的阅读中留意,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不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提高了语文素养。同时,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的整体语文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读写综合能力培养的时候,要重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及写作的兴趣,让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内容展开想象,让学生融入到阅读中。同时要带领学生挖掘阅读中的美,感受人物形象,以此增加学生在阅读课堂中的感受。学生在真切的感知文本之后,就很容易对所读内容有所感悟,那么此时下笔就不会出现困难重重的局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应当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