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小霞
广州市从化区第二中学 广东广州510900
摘 要:语文教师对初中生进行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思考如何增加学生们参与的兴趣和能动性,借助多种方式对班级学生开展高水准的写作教育,强化写作教学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指导初中生进行优质的内容写作,更加关注教师自身的灌输式教育,限制学生们的写作思维。而层递式教学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写作兴趣,逐渐提高班级学生的写作素养,体现出鲜明的教学运用价值。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层递式教学对初中生开展写作教学。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引 言
初中语文作文是一门学生较早接触的重要学科,其知识体系十分的广泛,不仅包含学生在未来处理各项事务的方法,同时还包含学生在未来的长远发展。也正是由于初中语文作文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学生采取层递式教学的方式是就显得十分地必要。
一、层递式教学的概念
学生由于其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其他的因素影响,使得每个学生在对初中语文作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其实际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将这些差异考虑在实际教学的范围内,则会使得学生听课的效果较差。而层递式教学的方式则是会较好地解决这类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对学生进行了解,并且进行实际教学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适合的教学方式。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在最后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不同的难度标准。对于学习成就相对较差的学生选择难度较低的试卷,使得学生不至于由于分数较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高,避免其由于得到高分而骄傲。
二、层递式教学的教学实际应用
2.1深入教材,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初中教材有很多优秀的阅读素材,其不仅语句连贯、文笔优美,还拥有深厚的情感,能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阅读会深刻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因此,在基于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材为依据,按照各层次、各阶段作文教学的要求,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教师可运用教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加强其情感体验,提升其写作技巧。通过深挖教材,有层次性地开展专项训练,进而使学生的作文更富有真情实感,为其后续写作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峡》一课时,这篇课文的语言简洁凝练,简单勾勒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运用文本中描写的优美景色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教学,加深学生对于三峡的熟悉程度,并使学生详细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与写作目的,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为其后续写好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2.2联系生活体验,写出真情
在初中作文教学的第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语言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故事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初中生在小学阶段的作文大多以模仿为主,缺少生活体验作为写作依据,导致写作水平不高,作文内容难以以情动人、以真实吸引人。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注意生活经验积累,鼓励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交流讨论,从中积累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这些都会成为写生活、述真情的宝贵素材,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写作主动起来,真实起来。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部编版)《雨的四季》这篇课文时,教师发现学生对作者刘湛秋笔下的雨,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生动的雨的形象以及情境。这时教师没有强行向学生灌输课文主旨思想,也没有强制要求学生仿写课文,而是以校园为主体,将最近一年校园不同季节的下雨景象,通过照片、视频方式展示在多媒体大屏幕上,熟悉的校园让学生倍感亲切。学生细心观察,感受雨中校园的氛围、景色,看到树叶在春雨滋润下充满生机的样子,看到几名同学团结友爱地打着一把伞奔向教学楼……这些情境,唤醒学生内心的记忆,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有了写作的欲望,投入到“校园的雨”的写作中,把生活与写作合二为一,使写作成为情感表达的载体。
2.3学会模仿写作,激发创新精神
在学生的语言积累不断丰富之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开始作文练习,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生在作文入门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空有万千词汇,却不知道该写什么,有种提笔难书的感觉。这时候教师就需要进行引导,让学生先学会模仿写作,用一些优秀的句型或者段落,让学生进行模仿,在模仿写作的过程中消化为自己的知识内容。
在不断地模仿写作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创新,在别人的写作方法或者技巧之上,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改进,达到创新的目标。我在作文教学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找一些优秀的段落或句子,让学生进行仿写。比如“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乱摁了别人家的门铃后,疯了般地逃跑”这句,由于学生们对时间的描述很少有这样形象生动的,在看到这句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积极,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学生立刻就写出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像一只孤单的小船在扯断了岸边的绳索后,笑嘻嘻地溜走”这样的句子,为以后写到与时间有关的作文时,积累了句式基础。而在学生们能够掌握仿写能力之后,我就会让学生们自己写一些优秀的句式,拿出来和同学们互相赏析,促进学生们之间的竞争和交流。
2.4积累基础知识
层递式教学模式遵循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基础知识的积累,能够提升学生的词汇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为语文
写作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可以使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阅读内容需要保持多样化,长短不限,丰富学生的真情实感,帮助学生领略语言的魅力。除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积累,如使用笔记本记录名言警句、修辞手法,或是让学生背诵优秀文章段落,进行写作素材的原始积累。
比如,在以“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为题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积累的基础知识进行讨论。学生能够从题目进行分析,如“大拇指”代表称赞、鼓励,“为自己”代表自我表扬,这是不是意味着学生做了某件不为人知的好事,进行了自我表扬。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如在生活中自觉地捡拾垃圾,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方法,如使用对比的方式,将有人赞扬与无人赞扬进行对比,或是使用倒叙的方式,合理设置悬念,提升写作效果。
2.5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关键,教师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让其根据教师的评价对作文逐步进行完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完善评价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提供指导方向。教师可以采用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其在写作方面的优缺点并使其进行自我调整,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促进学生写作思维、习作技巧的发展。例如,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从学生作文的立意、构思、写作技巧、
贴合度、内容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式、鼓励式的评价,这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综合分析,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作文在哪方面存在不足,方便其进行修正与完善;也能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优势可以发扬。教师引导学生层递式地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可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式的评价是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肯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因此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鼓励性语言,要及时肯定并鼓励学生,提升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使学生有信心创作出更加完善的作品。
另外,要想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还要对自己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不仅要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还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细心,仔细阅读学生的作文,及时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引导,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层递式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层递式教学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写作兴趣,逐渐提高班级学生的写作素养,值得在教学中运用。本文认为要想借助层递式教学强化写作教学水平,语文教师需要借助多种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情感,鼓励他们进行文字表达。同时,语文教师可以多种途径指导初中生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提炼写作方式和技巧。此外,语文教师应该鼓励班级学生进行内容仿写和创新写作,提高其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刘春霞.??赤子(上中旬).?2015(16)
[2]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赵峥.??学周刊.?2015(25)
[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法探讨[J]. 吴英萍.??教育现代化.?2016(34)
[4]对优化初中作文教学模式的分析[J]. 张建芹.??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