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读写一体化教学”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双
[导读] 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刘双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兴福镇中学  山东博兴县  256510
        摘要:初中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实现了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讲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旨在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读写一体化 初中语文 教学质量 措施
        
        在新时期,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对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基础和关键。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促进了阅读和写作的综合教学,对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教学内容要求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对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实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优势作用分析
        初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基础性语言学科,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是对知识的输出,阅读是知识输入。【1】在初中语文中合理应用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综合提升。阅读和写作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最大程度上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增加知识面,拓展写作思维。通过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强化分析意识,能够更加容易地掌握文章基本思想,促进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由此可见,读写一体化的有效应用,进一步强化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助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分开,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些学生在阅读中抓不住文章的重点和中心思想,在写作中没有内容可写等现象,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和惧怕的心理,严重不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既提升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把优秀的阅读材料转化为自身的写作素材,使学生的语文写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二、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一)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有效的语文阅读是进行语文写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能够为学生写作提供写作素材,锻炼写作技巧,学会情感表达,促进写作能力的综合提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课文文章,作者在文中运用完善的文章结构,优美的修辞手法,丰富的语言词汇,充分抒发了自身的内在情感。【3】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细致阅读,并对文中的中心思想,修辞手法,优美的段落词句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其逐步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知识积累,以便在写作中进行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联系课文内容以及写作形式,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和情感体验,进行模仿写作,对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写作,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抒发自身的内在情感。
        例如,学习《背影》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课文,领悟文中表达的父爱的主题思想,并体会作者描写父爱的写作手法。

【4】然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真实生活体验,写作一篇描写父爱的作文,并抒发自身对父子亲情的感知和体会。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灵活写作,写母爱,教师的关爱等题材,从而激发学生细腻的情感,学会内在情感的表达。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升华了语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锻炼的写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在写作中提升阅读分析能力
        写作是对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考察,学生既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能力,学会情感表达。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把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优化整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文章分析能力,促进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现写作和阅读的有效融合,对写作方式提升阅读能力进行实践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呀予以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文章优秀的段落或者有深度的句子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理解学生的个性想法,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出来,促进学生在思想上的碰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阅读反思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5】教师可以在教授完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情感思想,文章结构,修辞运用,语言词汇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总结,并以读后感的形式写出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优化整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网络,既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而且强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并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方便以后自主阅读的开展,提升阅读水平。
        例如在学习《故乡》这一文章时,由于每一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角度不同,对其看法也有所差异。教师可以在对文章内容详细讲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对文章的看法和见解进行写作,从而进一步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注重课外阅读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水平具有了较大的提升,对语文知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中,仅仅对课文中的教材进行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促进学生进行高效阅读。引导学生对遇到的优秀的段落,句式,或者是修辞手法进行摘抄,以便作为写作素材进行积累。此外,教师可以在特定的写作题材要求下,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课外阅读,以便充实写作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写作环境保护的相关作文时,学生可以对相关的课外读物进行针对性的阅读,引用真实的案例,增加文章的可信度。【6】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定期开展读写主题活动,选择合适的主题并制定一定的活动目标,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以读写为目标进行实践探索。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读写一体化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新模式,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的有效融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综合提升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实践探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冬前.读写在碰撞中闪光——探究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7):23-25.
[2]肖豪杰. “互联网+”视域下中学语文读写一体建构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0.
[3]黄旗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读写一体化”课堂[J].课外语文,2020(06):71-72.
[4]辛喜玲.中学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2020(05):138+140.
[5]王丽娟.探寻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的有效路径[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10):6.
[6]成丽芬.实现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必然性[J].新课程(中学),2016(01):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