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天马镇寺岭小学
636038
摘要: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其中读写就是小学生需要具备的一种学习能力。一个班级小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还与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处理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加强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要在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且在教材中也增强了文章句子仿写、续写方面的训练题。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小学语文;小学中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阅读与习作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读写结合教学是提升阅读与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有效的写作策略,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读写素养的发展,读写结合教学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显得尤为重要。
1 读写结合教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读写结合这一教学理念,能够把阅读以及写作的价值和意义实现真正的统一。在这一教学理念之下,学生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积累写作素材,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而写作与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直接性的连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一些词语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自身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充分体会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用心。阅读教学主要是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进行解释,对一些修辞手法的使用进行认知,对作者的主旨思想进行体会,对作者刻画人物时的描写方式进行体会等。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可以获得更多的写作技巧,教师在对他们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从阅读教学中得到的写作技巧以及一系列情感表达的感悟运用到写作当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对阅读所发挥的作用得到更为深刻的体验,从而使阅读教学的意义得到真正的实现。写作教学主要是对一些词语的使用能力进行练习,对学生的构思能力进行锻炼,对学生的描写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进行塑造。
2 小学语文中高段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使用程度较低
教材使用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材中读写结合点的挖掘程度,调查结果表明,27.1%的教师很少会或者从不会结合课后练习题设置读写结合点。44.1%的教师从不会结合单元导语设计读写结合点。可见,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老师读写结合设计中忽略单元目标与课后习题中的读写结合点;二是语文要素的实施情况,这是统编教材的一大创新带点,45.8%的教师缺乏将习作要素融入阅读教学的意识,另有高达 69.4%的教师很少会或者从不会在习作当中融入阅读要素。表明学生缺乏将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相互融合的意识;三是教材中习作单元读写结合教学情况,统编教材设置了专门的习作单元,旨在提高读写结合意识,经常将精读课文指向习作方法的只有 37.3%,访谈中,教师表明专门的习作单元教学中依然存在困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上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反映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程度整体偏低。
2.2 只是进行阅读而并不进行写作训练
用阅读促进写作读写结合的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这一手段对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与此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自觉性。一些小学教师没有较高的自觉性,他们有一个错误的认知,那便是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教学会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并且还会对课堂教学的进度以及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长此以往造成的最终结果便是教师阅读以及写作都教不好。如果阅读以及写作之间的关系被割裂,那么以阅读促进写作这种教学方式便不能够得到推进。
2.3 读写结合形式单调
教材中读写结合训练形式的挖掘,统编教材读写结合训练中设置了仿写、续写、改写、缩写、补白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多种训练形式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读写结合兴趣。从以上调查能够看出,87.3%的教师融合使用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训练形式的频率偏低,在对读写结合形式的访谈中,教师们多以仿写训练为主,其它形式的读写结合训练较少,在对问及选材、立意、结构等方面的模仿情况时,教师表示一般只在大习作中涉及,平时都是表达方面的模仿。
3 小学语文中高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提升策略
3.1 以学定教,注重教师对学情的把握
不同阶段的儿童,读写结合侧重点不同。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处于9-13岁,划分为读写结合的第四阶段,即“为学习新内容而读写”。这一时期儿童的读写偏向于对思想和观念的理解,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也不再集中于词汇层面,而是创造性地理解运用词汇。教师应当以学定教,把握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分教师没有依据学段目标设计不同形式的习作练习。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有助于准确定位读写结合目标。读写结合依据课程标准,从整体角度出发,设计读写结合学段教学目标。把握整体目标的基础之上,再具体划分细小的读写结合目标,针对语言、情感、思维等不同方面,细化到句、段、篇……课程标准是对读写结合目标宏观上的把握,整体的定位,比如一二年级主要以仿写为主,中高年级出现复述、做批注、仿写、续写、读后感等丰富的读写结合训练形式。
3.2 对学习兴趣的激发予以重视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文化基础是比较薄弱的,他们认识汉字的范围还较为狭小,并且他们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因此,他们在感情体悟方面的能力还有所不足,这种种原因造成了他们在接收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对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许多小学生一谈到写作就会非常的忌惮,这是现阶段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那么,教师讲得再好也不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由于这些原因,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予以高度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阅读以及写作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提高。
3.3 注重作业设计,进行读后续写
读写的共同提升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将之渗透进学生的课后作业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后作业的设计,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内容,通过阅读和理解,结合自己的观点,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写这篇文章。将阅读完美的延伸到写作上,充分将读写结合到一起,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写作训练,将阅读知识运用到写作中,提升学生读写能力。比如在进行《赵州桥》这篇课文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然后要求学生去阅读与桥梁有关的其他文章,根据自己的阅读观点和写作技巧,描述自己身边的某一建筑物,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掌握不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运用和实践,将自己的写作水平逐渐提升上去。
结束语
读写结合是语文阅读与习作教学重要的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读写分离现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主要是说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到一起,通过读来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才能够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同时提升上去,实现对教材深度挖掘,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宋晓丽.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95.
[2] 叶双华.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2017(2):259.
[3] 邓仙.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