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凤中心校明德小学 231100
摘要:教师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内容有效结合,能让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这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的魅力,对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正因如此,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和学科内容的融合十分重视。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目前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的关系已密不可分,所以在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会对课堂有很多有利和便利的地方,传统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学生也期待着更丰富的教学形式和内容,所以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已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那么老师就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将信息技术完美的融入到教学中,让课堂能够更加高效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的,它蕴含着许多与高等数学相通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其他课程相比,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因此对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有存在的必要性,也有其弊端。老师占用的时间太多,这种比较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具体化阐述相应的数学知识
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更清晰且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有些知识是不能够想象出来的,并且学生在想象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知识上的差错,所以借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知识,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呈现出来,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或者是视频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来。比如说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圆柱和圆锥的一些构造学生单单靠想象是很难非常清晰的想象出来,那么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呈现出来,这种呈现方式,学生一眼就能够清晰明了。所以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会促进课程更加高效地发展。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
人和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化差异,小学期间个体差异最突出。
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个性化的差异,尤其是在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上。因此,只通过简单的讲授,学生掌握情况差异应该会更大,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重点、难点的讲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前,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研读,从宏观上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逻辑框架,明确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对讲解的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对讲解的重点难点有明确的把握,就更能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形象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
(三)、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多样化教学、并合理安排训练
老师在开展实际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想要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就需要老师充分将课堂的时间利用起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而老师将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的多样化,而且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这对老师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老师在带着学生学习《加减法》这节数学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草坪上设计几只可爱的小白兔,通过小白兔的来去让学生更透彻地学习加减法知识。这对老师讲课更有针对性,对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应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小学数学教育包含很多理论、概念,用简单的口述讲授,使小学生们难以理解,极大程度加大了数学教育的难度。利用信息技术,数学教师可应用视频或三维立体,为小学生们直观、形象地呈现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弥补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小学生们此刻的记忆是图像记忆,对图片、影像的记忆迅速、准确,运用这种形式可增强小学生们对繁杂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亦可协助数学教师高效突破教育难点。例如,在图形变换这一刻中,轴对称图形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点,亦是难点,小学生们认知能力具有局限性,难以理解完全重合与完全相同的意思。故此,教师在课前收集轴对称相关图形,制作成教学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方式和途径,也为一些数学知识的展现提供了更丰富的形式。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一些单一思想,这样便会促进学生进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更好的提高,也让学习的内容可以更高效地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陈金太.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149+162.
[2]吴艳梅.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2):135-136.
[3]唐文芳.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