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青
南通市春芽幼儿园
摘要:绘画教育是幼儿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幼儿的智力开发、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绘画是一项需要幼儿园手脑密切配合的智力运动,因此绘画活动对于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发展及培养都有着非常直接的促进作用。不过,要想让绘画对于幼儿能力的发展作用更好地体现出来,首先就要想办法提高幼儿对于绘画活动的兴趣。在幼儿对绘画活动有极强的兴趣基础上,促进幼儿自信心、审美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观察能力以及发表达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绘画活动;幼儿能力;培养
正文:幼儿期是孩子各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才能够帮助幼儿养成更加良好的习惯,而绘画活动则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心智发育的不同,针对幼儿的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尽可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动手协调能力,通过绘画活动开发幼儿大脑思维,增强幼儿的想象力。
一、注重幼儿身体体验,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幼儿还无法熟练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而绘画则可以帮助幼儿通过自己的绘画内容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绪。绘画之前幼儿大脑当中就已经会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构造了出来,在随后的绘画过程当中,幼儿就可以通过具体的绘画内容将自己大脑当中所构造的形象表现出来。在这个绘画过程当中,幼儿的内心得到了满足,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疏解。通过绘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在绘画方面和审美方面的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过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重视幼儿身心体验,不断调动幼儿绘画兴趣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的。教师要是要想调动幼儿的绘画兴趣,首先要肯定幼儿的绘画能力,给予他们更多的赞美与表扬。幼儿只有在得到教师的赞美与表扬之后,才会更加积极地进行绘画创作。
二、给予幼儿正确地评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在初次接触绘画时,想要获得更多的赞美以表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肯定自己的能力。教师想要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运输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这需要教师尊重并且理解每个幼儿在进行绘画时想要表达的内容,肯定并且接受他们的想法和建议。针对一些比较异想天开的想法,教师要给予尊重与理解,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提高,更加积极主动的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对于一些幼儿所拥有的独特爱好,教师也要更多的给予幼儿正向的鼓励和支持,针对幼儿爱好进行适当引导,让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在积极向上的氛围当中享受被别人理解的快乐。
三、通过绘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作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童趣的天性以及自我的强烈表现欲望,随性性很强,会将自己的内心活动直接地画在纸上,将他们自己眼中所理解的世界通过绘画表达出来。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自己搜索的结果将他们认为适合的颜色运用在自己的绘画作品当中。为此,当我们看到作品之后,可能会觉得有些色彩的使用并不符合常理,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去否定幼儿的画作,而是要耐下心来听一听幼儿对自己画作的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老师会向幼儿解释,太阳光是七色的,幼儿在自我进行绘画的时候,就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它理解的太阳绘画出来,可以发现有的幼儿所发布的太阳是红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还有的太阳是橙色的,这就是幼儿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
教师要在平时教育过程当中,通过幼儿所做出的绘画作品来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去探索幼儿的内心活动,有意识地启发幼儿尊重幼儿自身的想法,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通过绘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1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观察对象
在幼儿进行绘画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只有多看、多听、多模仿,才能够在实践过程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就针对观察对象来说,教师一定要给予幼儿丰富的观察对象,因为观察对象是整个绘画活动的基础,是提高幼儿观察力的前提。教师在绘画之前就需要给予幼儿丰富的观察对象,让幼儿在观察对象的时候获得近距离的接触机会,帮助自己形成更加直观准确的认识。比如教师可以从家中难一些特征鲜明的物体,比如说苹果、香蕉等。这些物体特征鲜明,幼儿观察时可以更加明确的了解到物体与其他物体的差异。这样的观察对象更加简单,可以方便幼儿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有利于幼儿的观察能力发展。
4.2教师给予幼儿足够的观察指导
在进行绘画之前,教师首先要帮助幼儿观察具体的绘画形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短的谈话或者猜谜活动,激发幼儿对于这个绘画活动的兴趣,明确观察目的,从而帮助幼儿在绘画活动的一开始就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供的观察对象上。在随后开始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间对幼儿进行提问,并且让幼儿对观察对象的特点进行描述。如果有幼儿对于对象的描述不够准确,教师要引导幼儿正确地看待描述对象,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其次,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绘画对象观察时,不要过分的要求幼儿的观察一定要符合常理,只要幼儿可以通过他的绘画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那么这幅绘画作品就是成功的。教师一定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不要将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绘画要求强加在幼儿身上,要让幼儿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幼儿观察指导时要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假如今天要求所有的幼儿都画一副月亮,那么必然有孩子将月亮画成圆形,也必然会有孩子将月亮化成月牙形状。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根据不同幼儿的画作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幼儿在进行绘画作品创作时,如果遇到了无法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可以描述出来的内容时,他们就会拿着笔画一些线条或者圆圈来表达自己内心想法。这时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及时的给予幼儿帮助,引导她们更加仔细地观察实物,鼓励他们采用更加详细的方式对绘画对象进行进一步描述,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最后,教师要教给幼儿如何进行观察,要让幼儿明白观察一个事物时要从中心向四周观察,从主要特点向次要特点进行过渡,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举个例子,教师在向幼儿讲解如何进行观察时,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水杯。教师要告诉幼儿首先要整体的观察水杯的形状,从水杯的顶部向下部观察,仔细观察水杯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着重在绘画时将水杯与其他事物存在的不同表达出来。
教师在运用这些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时,一定要有耐心,注意教学方式循序渐进,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向难度较高的问题过度,直到幼儿可以很好的掌握简单的绘画方式之后再向更具备难度的问题进发。与此同时,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也要讲究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和当时幼儿的接受能力,指导幼儿形成更加良好的观察习惯。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接下来的绘画过程当中帮助幼儿更加明确事物的特征,启发幼儿的想象,切实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不断重视幼儿教育的现阶段,幼儿绘画活动对于幼儿的能力培养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者应当在下阶段的教育活动当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努力挖掘幼儿绘画活动对幼儿能力培养方面所具备的独特功能,帮助幼儿在绘画过程当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帮助幼儿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受益。
参考文献:
[1]孙娥.浅谈对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J].明日风尚,2019(13):98.
[2]陆晓慧.刍议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07):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