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莲
(浙江省慈溪市沧田实验学校 浙江 慈溪 315326)
摘要: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其知识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并且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做审美建构,生活化资源的应用已经成为必要的教学策略。生活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拉近文字描述和理论知识与学生认识的距离,推进审美思考和内化吸收,让语文知识中的思想内涵有更好的表现形式,可以被学生理解。在有效实施的策略上要发挥生活化资源的优势,结合小学生课堂学习的特点和需要,以情境、形式、写作、作业四个方向做教学设计。
关键词:生活化资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前言: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呈现出被动理解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学习能力和思想认识上缺乏对知识内容的探究和深度分析意识,将课程内容作为固定的知识点,所以在学习中也就表现出理论学习的情况,缺乏深度的思考和审美建构。对于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应用生活化资源,提升语文知识学习的吸引力,并以审美为方向,带动学生的自主思考,让学习与生活结合,既保证教学的效果,也让学生能够有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一、以生活资源构建情境引导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是现阶段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方式,但是多数学生并不能完成深度阅读,更多的是浅层的分析。其主要原因就是对于文字描述缺乏情感认知和体会,在心理上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1]。教师可以将生活资源与语文知识融合,建立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前能够产生情感体会,有思想认知上的共鸣,以此可以保证深度阅读的开展,并使学生在阅读理解上有正确的方向。比如在《慈母情深》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母亲的生育孩子、生活中关怀和担心。在此情境下小学生会有情感体会,能够感受母爱的存在,从而在阅读理解中就能以此为中心思想做深度阅读理解,保证了学习的主动性,也使学生有了真实地感受和体会,有助于基础知识学习下的思想提升,渗透了德育教育。
二、以生活资源拓展思考促进审美内化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语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需要在知识教学中引导审美内化,将优秀的文化、思想吸收。但是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在语文知识学习中很难将其中的优秀文化进行理解内化,更多的记忆。所以,教师要应用生活资源,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之后做生活思考,以此推动审美内化,也让学生有思想结构和道德品质的提升[2]。
比如《飞向蓝天的恐龙》课文教学中,在课文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科学技术对生活进行了改变,让阅读理解转为思想认知,并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做想象力的发挥,开展励志教育,组织学生讲述自己地理想。这能促进让学生的课文阅读带动科学精神的树立,并促进科学发展和学习意识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其中也就获得了发展和提升。
三、以生活资源丰富思维提升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缺乏写作素材,写作中也没有主观认知,更多是边写边寻找,写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也没有逻辑性。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更多的是描述生活[3]。所以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就用应用生活资源,让学生去回顾生活,丰富写作思维,让写作成为自主表达的过程,培养写作能力。比如,在《多彩的活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一讲生活中有哪些活动令人记忆深刻,然后以此对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分析活动的内容和过程,为什么记忆深刻,又有哪些感受,以实际的生活经历保证共生写作的进行。之后在安排学生做写作练习,完成作文写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写作学习有具体的方向和感受基础,其思维是灵活的,满足了自主写作表达的心理需求,写作思路也在讨论中得到了完善,对写作思维、方法都进行了有效培养,可以提高课堂中的写作教学效果。
四、以生活资源布置作业带动兴趣发展
作业是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主要方式,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在的作业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教师通过微课、教学平台、软件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监督作业的完成情况,也解决作业完成知识所遇到的问题。其中,教师要应用好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生活资源,减少书面作业内容,而是让学生做生活的观察和实践,为课堂教学填补空白,使语文学习带有趣味性,培养学习和应用兴趣。比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课文教学中,让学生去观察生活环境,为课堂中的阅读理解奠定情感认知基础。
结论: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化资源更容易理解认识,也能获得情感体会,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建立教与学的结合,实现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有效建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语文核心素养,建立学习兴趣和方法,并有思维的成长。但是,生活资源不同于知识内容,教师要把握生活资源与课程知识的结合,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知识的获取,得到知识积累和应用,让语文课堂教学培养综合素质,有能力和个人品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利萍.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35):38-39.
[2]王文鹏.生活情境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35):142.
[3]马俊菁.开展多彩语文活动,在体验中感悟生活之美[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0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