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 吴文强
[导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维深化推演和预估,对未知性问题进行独立验证和论证,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力。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以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吴文强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   657000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维深化推演和预估,对未知性问题进行独立验证和论证,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力。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以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数学情境;数学思维;教学形式
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提出了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据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以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   当下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暴露的问题
        (一) 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高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对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我国以“高考定前途”的应试教育之下,很多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没有被有效开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数学题的演练上,可是考试下来成绩仍旧不够理想如此周而复始.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在长期挫折当中很容易出现放弃数学学习的现象,开始对数学抱着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方式缺乏多样性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科技,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积极进行改革,推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并大力倡导在教学课堂中应用新科技。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很多高中课堂中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即使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改革,但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动摇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2]。我国很多高中学校都已经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但是对于多媒体的利用仍然不够充分,大部分的高中数学老师在利用多媒体播放PPT进行教学时,往往按照PPT上的内容原模原样的进行教学,没有自己的补充和拓展,教学模式逐渐僵化。
        (三)教学培养目的偏离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衡量学校质量好坏的只有成绩.对教师进行考核的标准就变成了升学率、考入一本人数、考入二本人数.由此,在学生进入高中开始学习之后,教师会反复向学生灌输大学、成绩、未来生活等相关概念,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单纯,单一的学生考评方式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根据观察,现有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依旧沿用了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师上课往往就是带着粉笔、教案、三角板、圆规便直接开始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填充式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便很容易分心走神.
二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措施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研究发现,课堂氛围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在传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受传统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限制,课堂氛围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据此,教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师生地位,构建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师生平等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在课堂学习中大胆地想象、勇敢地发问,进而增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活跃课堂氛围。互动过程不仅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对话,还要借助眼神、动作的鼓励等,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高中数学课堂学习。


        (二)实现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人们常说,数学源于生活.可见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生活化教学理念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并将之应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起学生共鸣,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学会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均可使用生活化教学法,将学生成功代入到生活环境中,引导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自主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困难,既能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三)有效引导、交流合作
        目前,在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也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验证,这一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在原来的课堂基础上,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将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激发出来。这一教学模式给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拥有一个主人翁的意识,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带领下,有效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分组教学,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来对《数列》这一小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为了将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划分,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安排之前,一定要充分的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数学基础等有一定的了解,使得每一个学习小组之间都是平衡、友爱、团结的。之后,教师可以将备课时设置好的学习任务分别下发给学生,如①快速的找到并说出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有哪些特点?③求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在一旁适当的给予学生引导和解惑,鼓励学生大胆的思考,展现自我,积极回答问题,帮助学生解题,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四)借助信息化教学,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个领域都逐渐信息化、智能化。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我们也早就开始了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等特点,节省了时间,拓展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其实,多媒体教学只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方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还有很多。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高中数学的相关公众号,利用在线学习软件进行相关专题的学习,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来搜集资料,进行某一个专题的自主研究,或者利用微课让学生在课后预习、复习等。信息化时代,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教师完全可以拓展思路,借助互联网来实现数学教学的开放化、多元化。
        (五)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教学需求。一方面,教师要更新和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并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并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充分借助自学、培训等形式,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教学能力,以更好地满足课堂教学需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和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要重视这一数学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新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长久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章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54-55.
[2]冒文文.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策略实探[J].数学教学通讯,2018(36):46-47.
[3]程建平.高中数学高效解题教学的策略浅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02.
[4]朱经永.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有效策略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