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全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窑沟小学,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对人类社会影响重大。我国教育事业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特别是在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的更新上,更是发生了重大变革。为了取代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将学生的文化涵养作为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小学数学是学生在教育时期最早接触的学科之一,它奠定了学科的基础,在锻炼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数学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去感受其中的思想方法和人文精神。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大潮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数学文化既能够体现科学价值,也能够体现人文价值。在当代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成为当代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教师应倡导从文化的角度挖掘数学价值,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洗礼和启发,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最初成为一种独立的形式是在20世纪中下叶,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数学文化体系,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是新数学哲学观产生的标志,在其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中,数学文化内容不断完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数学文化内涵,目前为止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数学文化既承认了数学文化属性,也肯定了数学文化的数学特征。
2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还需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不能因学科特点,在课堂上表现过于严肃。相反,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教师渗透数学文化。高职学生普遍自我意识、平等意识较强,希望得到他人尊重,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对话,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渗透数学文化打好基础。树立威信并不难,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有责任心,依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学生能够自然而然的接受教师的教诲。比如,课下,教师可以主动找学生聊天,关心学生学习问题,为学生遇到的生活问题出谋划策等等。
2.2增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文化学习是基于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构建与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并且学会自主学习与思考的一种教与学的新型互动教学模式,正是由于它是基于生活实践的,所以极大程度地增强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与理解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在情景模式中不断尝试认知与重建的过程,在项目化学习中,由于情景来源于生活实践,所以知识的实践性大大提升。例如在小学数学中的“图形认识”中,通过类似于“寻找生活中的图形”“图形的秘密”等的项目化设计,家庭教育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
家长可以让孩子“当家作主”,“当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菜场买菜”“家庭账单”“家庭旅行”这些集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搭建完整的思维逻辑过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具体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当家”体验父母的不易,让学生学会感恩;让学生体会生活不易,学会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完整的项目执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2.3广泛性开展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多去动脑思考,通过动脑,学生可以增强自主探究能力,这在小学数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渗透数学文化中是最根本的要求。在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理念中,大家总是认为数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是一门十分成熟的科目了,因此,并不需要学生去过多地探索。这些原因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生缺少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以往我都是按照设计好的教学计划来进行授课,让学生根据我所做的计划来学习,很少给他们探索的机会。最近,我开始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在课上,放手让学生去研究,去思考。例如,在《观察物体》这一课的学习中,我在课上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给他们提问题,利用这些启发他们去思考。物体的观察不仅仅是要细心,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出结论。刚开始,学生会对这些问题产生疑问,求知欲驱使着他们进行思考,最后教师再进行解答。学生通过思考之后再解答的问题,这样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可以让他们真正接触到数学的灵魂,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2.4引入先进教学模式
在教学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能够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更生动形象的向学生介绍数学文化,同时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提升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高职教师可以借鉴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能够多方面评价学生的个人能力及素质。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的判定标准,多方面测评能有效转变学生学习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更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关注学生课上以及校园生活中的表现,结合学习成绩记录在册,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评价明确自身的优点不足,既能增强自信心,也能激发进取心。
2.5提高教师数学文化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是落实和开展数学教育的主体,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技能、拥有极高的文化内涵,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数学教学观具有指导性,能够规范和引导教师的行为和思想,数学文化教育需要良好教育观的支持。数学文化、数学素养、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行教育科研,同时学习有关文学、哲学、社会与自然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数学教师还应该经常阅读与数学相关的书籍,搜集相关资料,从多个角度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素养。数学教师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拓展自己的数学眼界,另外,数学教师应该注意生活与数学的整合,能够随时搜集与数学教学相关的素材。这样小学数学教师才能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开展文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
结束语
小学数学与数学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趋势,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通过挖掘教材内容、采用新型教学方法,促进数学文化的渗透,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完善与革新。
参考文献
[1]李丹丹.数学文化观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策略初探[J].才智,2019(19):89.
[2]张荣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31-32.
[3]张荣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