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牟志伟
[导读]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因此,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牟志伟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桂林路小学  276803  
        摘要: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因此,不断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制约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改善策略,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制约因素;有效性;策略研究
        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的数学技能——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内容,但是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一般都是通过题海战术进行练习的,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缺失。在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也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的教法改革,来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下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制约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改善策略,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制约因素
        计算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早接触的数学技能,同时也是接触时间最长的数学技能,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偏低,那么导致计算教学效率低下,效果欠佳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呢?
        1.学生的重视度不够。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计算教学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今后的计算问题都是可以通过计算器或电脑等来解决的,因此,学生都不愿意在计算的学习与训练中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2.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不合理,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采用课堂讲解例题,课下题海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这种机械性教学方法使学生陷入了教师为他们设定的思维定势中,无法在计算训练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的缺失。
        3.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的计算能力。
        学生计算能力偏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学生的计算基础不扎实,教师对学生基本运算规则的掌握没有严格要求,对学生心算、口算的能力也没有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提高对计算教学的重视程度。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明确计算教学对数学教学的 重要性,才能从意识上提起对计算教学的重视,从而加强对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积极的改革计算教学的方法,将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计算教学中,在重视传授学生基础计算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及计算技巧的教学。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基础都是很重要的,计算教学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技巧的培养,在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运算规则的基础之上,训练学生进行口算、心算的练习,并指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尽量找到最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如学生在计算4×3.98=?这道题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将3.98转化为(4-0.02),以此来降低计算的难度,提高计算的效率与准确性。
        3.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新型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也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指导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一系列的数学运算题,如4×(25+9)、2×28+2×12等题,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看这些题如何能更准更快的进行计算。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一些规律,然后教师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乘法分配律的运算规律,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4.将计算教学融入生活化因素,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实用性。
        计算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学技能,在学生日常的生活中也是随时、随处都可能用到的。因此,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注重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化因素进行融合,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进行理解,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更使学生了解到计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从而提高对计算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之,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计算学习的重视与兴趣,并在传授学生基础的运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在教学中还应适当的融入生活化因素,为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和数学意识。
        
参考文献:
[1]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 方芳.小学生(下旬刊).?2020(01)
[2]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浅议[J]. 程燕.读写算.?2020(02)
[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J]. 鲁存元.天津教育.?2020(12)
[4]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J]. 雷禄龙.读写算.?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