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勇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迁江中学 546119
摘要:对于乡镇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教育部门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尽力想办法补救,将留守学生的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有序解决,保证乡镇中学留守学生升学率提升。作为一名乡镇中学班主任来说,要具备足够的教育经验和与家长沟通的经验,要给予留守学生最大的关心和帮助,进而保障乡镇中学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得到提升。本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并从三个方面阐述策略。
关键词:乡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及策略
引言:在我国大部乡镇中学里,会有许多留守学生,针对于这些留守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是当前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留守学生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体会到教育的价值,班主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予留守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及时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与留守学生一起攻克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进而保障留守学生辍学率下降。
一、乡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与留守学生教育的问题
(一)留守学生学习成绩较差
对于中学留守学生来说,普遍有厌学的状况,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较弱,大多数留守学生都是跟祖父母辈一同生活,老人们大多缺乏文化知识素养,照顾留守学生主要是保障他们温饱,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多是一窃不通。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和监护存在疏忽,不能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也不能及时监督他们完成家庭作业,合理规划家庭学习时间,造成留守学生逐步变成学困生。
(二)留守学生辍学问题严重
这些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差的背景下,对上学失去了自信心,注重沦为学困生。因此,对学习严重缺乏补救能力,造成辍学的念头产生的情况。留守学生对前途认知产生迷盲感,有的甚至随波逐流跟随父母一起进城务工,有的甚至在乡镇上闲逛,在网吧、游戏场所厮混,有的学会了抽烟、喝酒、赌博,对社会治安产生一定影响。
(三)留守学生性格产生缺陷
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帮助,在留守学生心中总是会产生自卑感,对做和事情都缺乏自信心,在学习和生活上也会产生迷盲感,最终造成留守学生出现自闭、任性、蛮横、叛逆的情况,造成性格上的缺失。留守学生的监护人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这些道德问题,导致留守儿童的性格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乡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与留守学生教育的策略
(一)多渠道解决留守学生教育问题
乡镇中学班主任要配合学校工作和教育部门的号召,多渠道、多角度问题生活问题,帮助留守学生提升学习水平、增强学习信心、锻炼学习能力,促使留守学生摆脱学困生的身份。首先,提高学校思想认知,为留守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来自于学校的关心与帮助,要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及时父母不在身边,自己也不是一个人,并在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下,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其次,提高教师的教育认知,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教师就是自己的亲人、朋友,让留守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通过这种良性互动,让留守学生可以对教师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思想动向、行为动向尽可能地向教师表露,在教师那里寻求帮助和开导,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行自主学习;最后,提升班级的团结意识,对于留守学生来说,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卑等原因,不能融入班集体中,导致留守学生越来越失去学习的自信心,所以班主任要为其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班集体,进而开展高效的德育教育,让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强。
(二)多渠道解决留守学生德育问题
对于留守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与文化教育并重,在将留守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吸引到学习上后,班主任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德育问题,让留守学生的德育思维、德育意识有效拓展和增强,进而提高留守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首先,从安全教育出发,帮助留守学生认识到安全的价值和意义,要从小树立安全意识,让留守学生明白自身的安全关系到整个家庭、学校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其次,从情感教育出发,班主任要给予留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帮助,让留守学生可以在班主任的感染和熏陶下,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行、优秀的人格素养;最后,从心理教育出发。对于乡镇中学留守学生来说,心理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帮助学生摒弃自卑、自闭、孤独、自私、不文明的行为。要帮助留守学生树立自信心、锻炼意志力、提升学习积极性,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面对生活、面对朋友和同学,做一名优秀的乡镇中学的合格中学生。
(三)班主任指导家长提升,鼓励学生与家长沟通
对于留守学生来说,家长才是留守学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建立有效联系,引导家长认识到留守学生的问题和特长,并且帮助家长建立自信心,进而促使家长可以融入到留守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来,给予学生基础的帮助和支持,并配合班主任的德育教学工作,在班主任的潜移默化影响下,促使留守学生、家长都能力拥有高尚的德育思想和德育意识,进而提升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生活质量、思想理念,促使乡镇留守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方向,为自己规划科学、合理的人生目标,进而成为新时代需要的优秀中学生。
结语:
总之,在乡镇中学留守学生德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突出留守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上着手解决实际困难,建立顽强的意志力、树立高尚的自信心,促使留守学生的个人素养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柯金木.关于农村留守学生品德教育的对策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3(09)
[2]金友仁,汪雪芬.关爱农村留守学生 绽放智慧德育之花[J].中国德育.2017(21)
[3]代贵红,刘洪阁.农村“留守学生”德育之我见[J].黑河教育.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