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蔷薇
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新安第一小学,325804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路以及方式,难以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相适应,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将小学生作为数学教学的主人,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法,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启迪小学生的智慧,让小学生从实践中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提出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策略;小学数学;意义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主要是在教学环节中,为学生引入一些生活中的数学案例,或者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游戏等,引导小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增强小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探究能力等,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促进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一、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并倾注更多的精力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实践应用的机会比较少,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强,很多数学知识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就很难内化和吸收,甚至有些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不愿意自主思考,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越来越低。而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营造出开放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氛围,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
其次,生活和数学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突出小学生的主体价值,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紧密,生活化能够将枯燥和难懂的数学知识,直观的呈现出来,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同时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学生得到了更多实践与应用的机会,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小学生的学习范围得以拓展,接触到的知识面也会更为广阔,有效的突破了传统数学课堂的限制性,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生活教学的策略
(一)让学生体验生活,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生活体验是生活化教学的途径之一,由于很多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还处在相对直观的状态中,并且小学生还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教师就需要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置丰富的生活体验活动,将抽象的数学学习,形成化的呈现出来,帮助小学生从多个角度和领域中分析知识,掌握并应用知识。比如:在“圆的周长”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使用细线分别对一元钱硬币、纸杯的杯口的周长进行测量,然后让学生分析圆的周长和那些要素有关系,这时很多小学生会回答与圆的直径和半径有关系。在测量结束之后,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体验的过程,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的事物中,推导出数学公式,比以往教学中,教师强制学生记忆公式的方式更为形象化,激发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二)把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生活化教学需要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之后,将知识灵活的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教师应该充分的结合数学教学的内容,为小学生设定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同时积极与小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及时掌握和认识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点拨。
比如:在学习“认识钱币”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以及生活场景的再现,让小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化解生活问题。如:教师可以设置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小学生分别扮演出顾客、收银员等角色,并在购买的商品上标注价格,书包的价格为10元、铅笔的价格为1元5角、橡皮的价格为2元3角5分、文具盒的价格为8元7角4分,让学生分为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并进行钱币的换算,进而完成购物的过程。从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小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扮演角色,拉近了数学学习和生活应用之间的关系,让小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有助于挖掘小学生的潜力,并释放小学生的个性,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三)提倡学生创新探索,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
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小学数学也是提升小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其求异思维的重要学科,小学生具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和观点,教师在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中,需要对小学生的思想认知加以开发和挖掘,引导小学生全面的看待事物,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对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十分重要。数学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大胆猜想和质疑,这样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会更强。比如:教师在教学中为小学生设置具有开放性的思考问题,如:在学习“分类”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超市物品的排放顺序和分类标准,工作人员是如何将物品有序分类的?这时很多小学生就会回答生活区、食品区、衣物区、学习用品区、儿童区等,教师则可以接着询问学生:还可以使用什么方式对物品进行分类?从问题引导中,让学生深入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这时有些小学生会想到,从物品的大小进行分类或者从物品的样子进行分类等。
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使用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能够极大的帮助小学生深入探究数学和理解数学。同时在生活化的教学中,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性,从自主动手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样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此外,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从生活案例、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史红艳.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95.
[2]徐远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生活化实施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28.
[3]陆金艳.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94.
[4]梁丽平.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2):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