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画图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张炀
[导读] “深度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积极开展充满挑战性的学习,并享受这一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张炀
        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52
                 
        摘要:“深度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积极开展充满挑战性的学习,并享受这一学习过程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深度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透彻的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沉浸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当中无法自拔。而画图教学法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化成简单、形象的数学关系。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画图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画图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有的教学精力都放到了数学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方面。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现代化的教学越来越注重深度学习策略的应用,以期可以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而画图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通过画图可以将复杂的问题以一种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将抽象的问题以一种具体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让学生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切入点。以深度学习为基础,加强小学数学画图教学策略的应用,对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画图教学意义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原理,可以加强画图教学策略的应用,通过画图来帮助学生梳理数学思维,完成深度学习的任务。
(一)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画图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深度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入的学习、思考以及探索,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机会解决实际问题。而这就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而画图教学则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了充分的强调和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数学。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画图教学,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但是却无法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的实质性意义不大。而深度学习则可以充分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点自主探索全新的数学知识,并进行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而画图教学则可以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掌握数学知识的运用技巧,进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1]。
(三)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画图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首先,深度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调动学生的五官、四肢以及大脑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进而实现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而画图教学则可以让数学问题当中的隐形条件显性化、直观化,进而运用正确的数学思维快速获得数学问题的答案,实现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2]。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画图教学策略
(一)找准画图的切入时机
        在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画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小学数学画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对数学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画图的基本构想,找准画图的切入时机,并通过恰当的画图策略来给予学生具体的引导和提示,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3]。


        例如,针对“因数与倍数”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提前准备12个小方块纸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拼接操作,探索拼接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拼接方法有多少种。在学生拼接的过程中,教师再找准时机切入找因数,让学生了解“拼接的过程就是在找因数”。而12的因数则有1、2、3、4、6、12。之后,再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让学生探索因数规律,找出更多的因数。运用小纸片来展开教学活动,其实就是画图的立体性操作,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深度启发来加深学生对因数的理解。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画图方法
        画图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辅助图、结果图、示意图、特例图以及一版图等都是最常见的画图形式。不同的画图形式有着不同的画图方法。教师在传授学生画图方法的时候,需要先了解学生对画图的认识与理解程度,然后再对数学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确定出最合适的画图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画图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4]。
        例如,针对“找质数”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在通过一个游戏活动来导入课堂,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分给每一个学习小组一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卡片,但是每一个小组的小正方形卡片数量又与其他小组不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分到的小正方形卡片展开拼接活动,比赛哪一个小组拼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方案最多。每拼出一个正方形或者长方形,还要将设计方案画到纸上。通过实践,所有的小组几乎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即“每一个小组的卡片书只有1和它本身的两个约束,所以最终的设计方案也只有一种”。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来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得出最终结论,就是深度学习的过程。
(三)鼓励学生进行画图创新
        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数学学习基础。利用这一点,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使用个性化的画图方法来分析数学题目,通过自己喜欢的画图方法来将数学问题直观的展示出来。另外,如果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时候遇到瓶颈,那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来梳理数学思维,实现学习瓶颈的快速突破;或者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深度学习活动,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各种画图方法的探索。
        例如,针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前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相关图片的展示,并一边展示图画,一边对学生进行引导:“小猴子分饼的故事,3个小猴子分一张饼,其中一个小猴子想多分一点,猴王就决定将大饼平均分成3块,再分成6块,最后再分成12块。小猴子分的块数多了,但是其最终获得的饼却没有变多,通过观察图片中的信息,小朋友们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吗?”在学生反复讨论之后,就可以得出结论。而这也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即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除0以外的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会发生改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画图,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验证。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可以将图片更加清晰、直观的展示出来。而将图片与故事情节进行结合起来,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通过画图来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则是让学生进行再一次深度学习的机会,可以再一次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与记忆[5]。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除了机械式的知识教学之外,还需要重点发展学生的自我思维,加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画图教学,需要教师找准画图的切入时机、教会学生正确的画图方法、鼓励学生进行画图创新。

参考文献:
[1]陈若霖.论深度学习导向下小学生数学画图解题能力的培养[J].教师,2020,(11):38-39.
[2]顾安军.小学数学画图策略和深度学习结合点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0,(6):36,39.
[3]梁海江.从"看范画"到"自觉画"的数学画图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20,(3):17.
[4]端敏明.发挥媒体优势 促进深度学习[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3.
[5]蔡李平.借助画图策略,深度理解数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8,(26):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