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 王笑夫
[导读]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中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在毕业后,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学科
        王笑夫
        辽宁省朝阳市  朝阳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122000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中职院校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强,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在毕业后,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学科,其中随着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以及在国内中小学中的普及增加,对中国语言和文化产生兴趣的学生也逐渐增多,同时这方面就业范围的增加,也使学生和家长对这方面的关注度增加,这都使中职学校汉语言文学方面的招生得到扩大。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不具备充分的了解,再加上基础知识方面的了解不足,这都导致在具体教学中,很多教学问题的产生,本文主要对当前在实际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优化教学改革的相关对策,以期能使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分析研究;对策
        
        一、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在我国是最早开设的教学科目之一,其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为我国的人文科学方面的进步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促进了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传承,在道德体系的健全方面也体现了不可忽视的价值。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总体的教学压力都在提升,解决庞大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不同类型的学校都面临的重大问题,中职学生在这方面要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在学历上优势性比较差,所以必须在技能掌握上得到充实,以更好的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实力水平,这使得中职学校和教师必须在教学改革方面多增加重视程度,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充分贯彻落实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用价值,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质得到挖掘,以更好的实现满足社会对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
        二、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方面
在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中,虽然生源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但从总体上来说,学生的素质水平存在很大的不均匀性,并且存在很多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适应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的开展,学习存在很大的被动性,这也导致学生在知识的深入学习中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进而难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体地位的发挥,也会导致学习效果很难提升,不利于其知识面的拓展,使得在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和创作中思路比较狭窄,导致在实际工作时很难适应具体的工作需求。
(二)教师方面
当前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方面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这使得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已经很难满足新的课程教学需求,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表现上主要为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这与我国传统的大众教学有关,使得很难进行有层次地对不同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效果比较差,很多学校还仅停留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师没有真正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价值。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方案制定上,因对学生和社会发展的了解不充足,也导致在教学目标设定上没有做到贴合实际,这也使得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比较低,重点不够突出,很难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
(三)学校方面
在学校方面,基础教学条件不足,是当前很多中职学校都存在的薄弱之处。

其一,表现在优质教师资源的缺乏,这也使得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很难得到教学理念的创新,再加上学校对教师深造方面的重视度比较低,也使得教师的能力和经验很难快速提升,并跟上时代发展;其二是在教材的选择和内容的修订上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也使得具体的教学内容很难跟上新时代的思想发展,造成与时代发展的脱离,特别是在古文与现代文的比例设置方面的调整,以及编制中选择的科学规划上,内容方面的陈旧,也导致学生在具体文学活动的开展中,很难推陈创新,缺乏互动性;其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和活动开展中,硬件设施和设备方面的建设不足,也使得教师具体教学策略实施和学生活动开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对策探究
(一)创设高质量的教学环境
在高质量的教学环境创设上,首先是优质的教师团队建设,这方面需要政府和学校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师资的培养和再教育,并合理地进行工资设置,尽量使工作的设置符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还可提高教师的绩效奖励部分,从而激发教师的奋斗教学研究热情;其次,应加大教材改革的重视程度,及时地进行内容的更新,并优化教材的结构编排,学校在进行教材选择上也应提高重视程度,尽量选择适合中职学生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材,还要根据具体教学需求设置选修课程,使教育内容得到有效拓展,内容的设计除了具有教育意义并适应学生日后的社会发展外,还应具备感染力和趣味性;此外,在理论教室和实践活动室以及活动场馆的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和设备创设等方面,学校也应提高重视程度,以实现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环境。
(三)加强具体教学方面的优化改进
在教学改进优化中,教师除了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具体教学方式的选择,还要在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并充分确保实用性的保障。这其中可通过生活化的教学,预留教学任务,让学生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掌握语言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并能够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研究探索兴趣以及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开展中,教学方法还要具备时代性和创新性,比如,可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融入到社会内容中,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发散性题目的设置,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表达自身的看法,并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从而使创新思维得到激发,这样也有助于师生之间互相促进。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素养,达到逻辑能力和批判性精神掌握,能够辩证地看待具体的事物,并具备足够的探索精神。
(三)结合专业使教学充分体现应用技能特征
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中,首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具体进行中,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学生的日常习题、写作、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数据的定期更新,了解学生的学习变化动态,从而更好地进行分层次针对性教学,并及时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其次,在对学生进行了解后,制定满足学生特点的职业培养计划,并充分与专业技能相整合,比如,对于一些学生比较偏向于古典文学中景物方面的写作、有些偏向于人物方面的写作,有些则适合小说故事方面的描写,要针对性地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培养,并从写作、阅读、表达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在我国整体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在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中职学校和教师本身来说也应肩负起重要的责任,增进教学改革工作,将学科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应在系统的教育下,训练出基本的业务能力,能够适应所从事的具体工作,除了基本的文学素养具备外,还要能够具备信息素养,以更好的实现对信息的综合处理,做到对办公自动化方面的技能进行掌握。
        参考文献
[1]夏红. 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8,(3):35-38.
[2]陈兰兰. 关于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6,(12):275.
[3]令燕燕. 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新商务周刊,2019,(13):214.
[4]黄娇. 试析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目前状况及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