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吕艺镇中学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客观反映学习者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更能反映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写作能帮助我们提高使用英语的准确性 扩大使用英语的范围 帮助我们提高逻辑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 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就显得非常必要。当前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 学生方面: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暴露出以下弱点:1.语法错误多 主要是动词时态和单复数的错误。2.用词不当 主要是对同义词的内涵意义或联想意义把握不准 或对词语的文件特征理解不够 分不清哪些是非正式的口语化的词语 甚至是俚语。3.汉语式思维影响了英语表达 有些学生习惯于把汉语一字不变地译成英语 找不到英语中能够充分表达该意思的地道的词语或表达方式。4.对英汉文化差异不敏感 写出了让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根本无法理解的句子。5.句式趋于单调 缺乏变化 常以简单句为主 不能根据需要灵活自如地选择其他各种句式结构。6.语篇结构松散 布局零乱 词句断续、孤立、重叠 读来索然无味。
第二 教师方面:不少教师对英语写作不太重视 课堂上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时间少;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方法不当;批改学生作文时只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而忽视对其他写作技能的指导。
那么 如何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联系起来呢?如何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策略和技能呢?本文将结合上述问题谈谈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兴趣 激发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习英语写作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激发并强化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使他们树立信心 乐于动脑动手 积极参与。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拘一格 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让他们大胆构思 大胆创新 从不同角度来表达观点。
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1.常抓听写和翻译 夯实词汇和短语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应从词和句入手 抓好基础训练。英语是结构语言 具有其自身的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和基本句型。而听写是使学生掌握单词、短语拼写和基本句型的最佳方法 且该方法简单有效 易操作。
2.加强课文背诵和复述训练
现行的教材 体裁多样 语言地道 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交际用语也很好地体现了实用性 各个单元的文章都有很多值得学生模仿的句型。为此 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扩展阅读 增加语言输入
通过阅读保证充分的语言输入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书面表达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它涉及到对语篇结构的分析、思维意义的定位和词句结构的使用。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色。
4.科学严格地训练 提高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英语写作训练应该制定详实的计划 既要有周密合理的长远目标 又要有明确的短期任务。
三、牢记写作策略 熟用写作技巧
1.仔细审题 确保时态正确、要点完整
审题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审题中 学生首先要注意体裁和时态的关系。英语表达对时态的要求颇为严格 不同的体裁对应不同的时态。学生应仔细分析后再初步拟出草稿 切忌匆匆下笔。
2.注意中英文之间的行文差异
英美国家的人习惯开门见山 把话题放在最前面 以引起听话人或读者的重视 语篇结构呈现为“起笔多突兀 结笔多洒脱”的追溯式的方式。学生应在文章的开头就说明文章的目的 直抒胸臆 切忌拐弯抹角地先说一大堆不相干的话 最后才落到主题。
3.尝试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在英语修辞学中 用主语开头的句子称为“主语领先句” 常用“主——谓——宾”或“主——系——表”结构。这是学生从开始接触英语时就学到的句型。它是最基本、最常用 也是很多学生唯一能够信手拈来的句型。但这种句式若从头到尾地贯穿在书面表达中 习作就显得单调乏味。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其他的句式来突破单一句式 使文章生动活泼、结构紧凑。如倒装句、强调句和大量复合句的使用都可使文章增添许多亮点。
4.常用过渡语的应用
在很多学生看来 作文仿佛是句子的任意堆砌。他们不知道构成语篇的句子必须是相互关联的 而这些关联必须借助连词来实现。学生应养成思考句与句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的习惯 适当运用一些连接词。
5.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一定要做好四件事:(1)首拟草稿 构思要点 罗列主要单词和短语 考虑句与句之间如何过渡。(2)细读草稿 活用写作技巧 给文章增添亮点。这好比是骨架、血肉和衣服的关系。首先要保证骨架完整、血肉丰满 其次力求衣着鲜亮、光彩照人。(3)誊写草稿 书写必须工整、清楚。(4)仔细检查 绝不马虎。
总之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初中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理念、钻研教材、尝试新教法;同时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特性和喜好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还要结合其他学科 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 挖掘和积累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得活 教得有特色;学生才能学得有兴趣、学得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