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曹慧玲
[导读]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的发展也有了创新。慕课是一种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特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获得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和喜爱。

        曹慧玲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的发展也有了创新。慕课是一种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特征,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获得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和喜爱。然而,慕课模式的应用,对大学英语教师传统的角色定位产生了影响和冲击。因此,重塑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现状与对策
        引言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对于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也积极进行了创新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过总的来说,其教学模式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体系不完善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等。但是随着慕课的广泛应用,这些问题逐渐被解决,并且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不过要想将其作用更加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我们深入进行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现状与对策的分析,这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何以面对,传统大学英语教育的问题纠结
        1.1教育模式过于陈旧
        英语学科在普及教育中已经覆盖到素质教育历程当中,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尤其进入大学阶段,作为关键的必修科目,占据不可或缺的显要位置,但在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尽管培养了一定的专业优秀人才,但大量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不尽人意。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学生主观因素是一方面,但填鸭式传统就是方式有难以卸的责任,我们的教育基础建于书本知识,理论知识只是单一在课堂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知识点,很少有走出课堂参与实践的机会。纵然是知名教授学者的专题讲座,你仅仅是在篇章结构做文章,让学生懂得哪些是重点词汇,一篇文章不同的语言特点,而大学生唯一要做的就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使得他们在传统套路的紧箍之下,无奈的充当传统教育的牺牲品。同时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很少有参与交流实践的空间,纵然有PPT放映这样的声像观摩机会,也不过是换了一个老师登讲台而以,仍然是紧闭窗户来学理论,让学生“闭门造车”。
        1.2课堂气氛强差人意
        无需观摩,这样的大学英语课堂比比皆是:讲台上执教者苦口婆心,课堂中学生哑巴听雷,你讲你的,我听我的,似乎是一群毫无关联的人聚在一起,台上台下难有互动,气氛异常沉闷。同时在大学英语传统课堂,执教者担负的教学任务较重,工作压力大,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知识讲授、课堂学生的读写练习,都必须全部贯穿到位,什么事都是一人在做,似乎劳心劳力理所应当,至于墨守成规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则很少有人去想象,或者不敢想,这样的既成事实已经司通见惯,见怪不怪了。要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任劳任怨或者不必说,而由此而导致的后果就不得不说了。要知道,学生是来学习的,要学而习之,不是仅带着两个耳朵来听你说的,批评这种出发动机或许会冤屈了执教者的初心,而不顾学生情绪本末倒置,强制灌输,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管不顾,必然伤及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就目前而言,有时候也利用多媒体展开情景课堂,但也只是执教者为课件好看点,隔靴搔痒做的一些表面文章,并无实质性创新思路,实际课堂成效也并无多大起色。同时受专业班容量所限,即便执教有心尝试一些课堂互动,但杯水车薪,并非每位学生都有被幸运提问的机会。如此,长期遭遇枯燥乏味的硬性教育,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集中,必然心生厌倦,影响到大学英语的专业学习。另外,课堂传统套路根深蒂固,首先是音视频播放,结合课本针对单词让学生学习发音,而后才初次遇到的重点句型予以细致讲解,之后惯例展开课后练习,此时,课堂的主导与组织主动权始终掌控在执教者手里,学生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的时候,也总是临近考试在临时抱佛脚,成效自然不言而喻。长此以往,执教者劳心劳力,尽管付出不少,在教学效果上讨不到半点好处。


        2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的优化
        2.1参与拓展性
        参与拓展性策略具体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就是参与范围和内容的拓展;其次便是参与资源的构建和应用范围拓展。就这一层面来说,其又指所有的大学英语教育,如写作、翻译等环节上,就应该加强注重慕课的应用,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助力。就人文性慕课内容缺失这一问题来说,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大学英语写作与翻译教学进行有效完善。此外,必须得注意的一点,慕课资源的积极构建也能使慕课更好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而且还能推动慕课与“互联网+教育”有效整合。尤其是在面对教育评价慕课资源缺失的情况下,相关人员还得注重评价体系的完善,以便进一步强化慕课在大学英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升其教学有效性。
        2.2针对突破性
        就这一方面来说,其提出主要就是基于慕课自身构建缺陷来说的。慕课缺陷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慕课资源构建和教育需求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便是理论局限性。就其中的理论局限性来说,就好比是慕课术语描述的那样,三种慕课的界定,使得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慕课优势。所以,怎样将这几种慕课的内涵有效整合,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全新慕课资源的构建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意义重大。就大学英语教育来说,以教学视频观看和各种测试为主的教学效果,远不及合作探究培养的好,而且后者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英语素养,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就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慕课和其他教学改革实践的整合也有助于促使慕课突破。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并不只有翻转课堂,同时还有微课等其他教改形式,而这些也能与慕课进行有效结合。尤其是在慕课资源构建过程中实现整合时,更是可以更好满足具体教育需求。例如“互联网+”、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等,与慕课进行有效结合时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2.3充分了解学生诉求,做教学活动组织者
        首先,慕课模式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需求,制定具有可行性、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充分抓住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难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认知,创设优质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效率和机会。其次,慕课引入课堂教学为英语教师指引教学方向,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状态,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教学中的诸多困境和问题。教师要能够意识到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性,在慕课的引导下,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此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发挥大学英语的教育价值。按照慕课的教育理念和规划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不必规定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获得英语学习良好的体验。在重塑英语教师角色过程中,教师逐渐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能有效转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更容易接受英语教学和知识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迎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并且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转变。针对这一情况,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加强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强化,深入分析慕课和学生实际,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学与慕课的结合,以便将其作用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促使大学英语教育进一步发展,有效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为其今后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陶琼.慕课推进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研究:大学英语教师的竞与择[J].海外英语,2015(17):44-46.
        [2]陆敏英.慕课理念下如何实现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角色和课堂教学的“双翻转”—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9):25-27.
        [3]李利.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变[J].中国新通信,2019,21(8):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