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高校《毛概》教学方法问题试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佳 冯媛媛
[导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员正处在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李佳 冯媛媛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05000
        摘 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员正处在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课堂教学对青年学员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对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三观”,有着重要意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课程,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使学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使学员个人觉悟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个人荣誉感与民族自豪感。本文将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方法出发,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重要性以及地位,分析我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问题所在,讨论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校教育;教学问题;实践探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自身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作为我国大学课程的必修课之一,是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涵盖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发展理念。通过这些理念提升高校学生的整体思想,在学习中将我国党的基本发展路线、理论等进行有效结合。
一、我国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一)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虽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含有极高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其内部涵盖的范围过于广泛,因此对于学生来讲具有一定难度的[1]。在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自身没有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以书本化教学为主,导致了课堂授课氛围呈现“枯燥”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授课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渗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同时还要讲述“毛译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这些课程分支相关知识点众多,对于教师的整体教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压力。
(二)学生缺乏对政治的认识与兴趣。
        由于高校与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校的性质不同,学生在这里接受到的教育与其日后的工作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我国目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颇大,很多高校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了自身的专业知识中,导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无法有效开展。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大学中国的专业课是未来事业的基础,对他们的日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学习过程中需要背诵大量的思想概念,存在一定的枯燥性[2]。
二、新时期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方法研究
(一)在教学中将相关理论与具体实际有机结合
        在学习相关理论时,教师应避免理论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将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行有机融。

在课堂授课中重点讲授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并根据相关观点进行必要的延伸,帮助学生从革命建设的历史实践中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认知[3]。此外,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渗透我国当前的时政热点,提升学生自身的参与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具有一定的更新性,其内部很多内容都是在后续不断更新的。例如在最新版本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就结合并收录了我国十八大召开提出的一些新想法新观点,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理念等。此外,教师还应将教材中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思想渗透给学生,为了便于学生产生记忆性,还应在以往的基础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等自主性观点。丰富我国“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保证在党的理论中做到与时俱进。
(二)灵活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工作、教育、娱乐等领域得到了有效发展。其中,我国教育领域受益良多,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体系,使其从“传统枯燥”、“局限性”的模式中脱离[4]。因此,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师可以将教材内难度较高的教学知识点结合图形与声音,制成相应的教学PPT。在教学PPT中,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提升课堂授课氛围,有效地实现多体教学的优点。使原本在学生眼中枯燥无聊的课程具有“声”、“形”的特点,改善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固有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此外,还可以在教学PPT中加入一些特定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层次感。将相关知识点合理体现在多媒体中。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授课中,教师在讲到我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时,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疲倦性”,可以通过丰富多媒体的教学内容使其得到完美展现。在PPT中将红军长征时发生的相关事迹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们,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红军在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渡赤水等事件。通过教学PPT,教师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民族复兴使命感,调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进度[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对于高校学生来讲,其自身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通过学习,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将得到显著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有效的教学方案,全面提升教学效果,避免其出现架空性。此外,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应该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课件中,需要保持其全方位的层次感,以及教师想要达成的教学效果。在后续的教学认知中,全面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意识。通过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方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教学将呈现高效性发展,其自身的发展理念将得到学生的显著认可。
【参考文献】
[1]郭星箭[1].现阶段高校《毛概》教学方法问题试分析[J].明日风尚,2019(2):136-136.
[2]宋友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文化自信[J].思想教育研究,2019,296(02):74-78.
[3]沈萍,孙浩.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路径探析——以雨花英烈精神为例[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9,000(003):39-44.
[4]蔡徐涵,吴昊.文化育人视域下革命文化融入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009(002):87-90.
[5]鄢姿.关于加强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思考[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01):147-151.
作者简介:李佳、女、汉族、1986.09.30.本科,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助教、政治理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