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东
[导读] 随着我国逐步迈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
        李东
        西藏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迈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计算机教育,注重培养计算机人才。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正面临着一些问题,致使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者探索与研究的重要话题。为了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必须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在培养学生良好计算机能力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以下,笔者就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展开详细探究,并对具体实施方法提出相关建议性策略,旨在为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策略

前言: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石。现阶段,信息技术正快速的更新换代,计算机转变了人们的学习以及工作方式,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表明,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正不断增加,但高职院校计算机人才的创新能力却明显不足。对此,需要高职计算机教师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作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积极优化教学手模式,完善教学手段,以此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复合性人才,为我国更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在以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通常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这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基于此,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开展合理启发与科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对知识产生疑惑的时候能够坚持探究,同时形成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勇于在不同方面表达自身意见与观点。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1]。
        其次,有助于实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对高职院校而言,其毕业生通常直接走向制造、生产等一线岗位,可见其办学目的即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这也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计算机创新型人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提升人才的内涵与层次。
        最后,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在我国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高职人才随之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2]。对此,高职院校应该将社会与岗位需求作为导向,注重开拓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将实践操作当作核心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更好适应岗位需求。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实践教学,确保创新能力的培养效率
        在时代持续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人才随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部分企业招聘时会将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当作重点观察内容,旨在寻找复合型人才。基于此,高职院校为了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好适应社会,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之外,还要适当添加一些实践性教学,以此带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在实践中,从而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为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具体教学当中,把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互相结合,借助计算机的灵活化特点将学生引入到实践学习中。这样,学生即能脱离书本的约束,发散思维,进而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应该增加对机房的应用,为学生提供大量练习的机会,引导其积极实践。与此同时,可以借助一些趣味性加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理论知识更好的转化为实践。这样,既能够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比如,可以利用Excel制作数据表,也可以利用Power Point 制作幻灯片,这种实践方式能够使学生自主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以此实现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二)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强化其创新能力
        高职计算机教师应该遵循生本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实际需求当作教学目标,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课堂上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发挥的只是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切不可只根据自身思维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而根本不考虑学生感受,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形成厌烦心理[3]。因此,教师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教学,且不能只注重理论讲解,还要培养其创新能力,以此发散学生思维。为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入竞赛、辩论等方式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信息的编程加工”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视角出发,根据其具体学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且大部分教师只是针对教材内容逐一为学生讲解,不仅很难带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率更是难以提升,因此需要教师适当添加一些新颖的手段辅助教学。此外,为了能够与社会相接轨,教师可结合学生需求适当融入企业信息。大部分学生认真学习的主要是为了可以在毕业后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而上述方法不仅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践性,进而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知识,这也间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创新能力。
(三)构建校外实践学习基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当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有效实现学生两种能力的同步提升,就成为新阶段教育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外构建实践学习基地,以此将学校与企业单位结合起来,构建一体化人才培育基地。这样一来,学校在对计算机专业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可以让企业参与其中,以此确保教学的和合理性与针对性。除此之外,高效院校可以定期派学生到有关单位实践学习,以此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习期间,不仅能够得到实际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及时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正面表达与看待自身不足,并借助针对性训练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将学校与企业单位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带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更好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而言,其实践性较强,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候,除了要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思维之外,还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与身心状态,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教学,确保创新能力的培养效率;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强化其创新能力;构建校外实践学习基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希望能够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永杰.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新通信,2020,22(06):194.
[2]都桂英.计算机软件教学中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3):175.
[3]张丽君.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J].才智,2020(08):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