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 刁敏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贯彻实施,教育教学方面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梳理和总
       刁敏
        (四川省泸县城北小学校  四川 泸县646104 )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贯彻实施,教育教学方面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一、把课堂还给学生,二、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三、让学生树立“我拼搏,我自信,我能行”的学习观。
       关键词 : 课堂    人格魅力    学习观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在三尺讲台上工作了24个春秋。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在众说纷纭的课改浪潮冲击下,我也曾迷惘过,彷徨过,甚至不知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最困惑的时候,四年前一次和学生的偶然对话,让我茅塞顿开,至今记忆犹新。
        一天放学后,被如何进行课改折腾得头昏脑涨的我突发奇想,将几名学生留了下来,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心中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我的鼓励下,一个男生说道:“老师,我认为语文课应该是生龙活虎,尤其是讲解古文的时候,不应该太沉闷!”
        “语文课应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语文课代表说道。
        “上课回答问题不应该只提问好学生,也应该给我们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学生表现的机会!”一个成绩平平的女生委屈地撅着嘴说道。
        “老师,我的作文太差劲了,能不能在课堂上教给我们一些审题的技巧,写作的经验?”一个男生接着说。
        “语文课是不是也应该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语文走进我们的生活?”一向沉稳的班长发了言。
        听着孩子们这些美好的愿望,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真没想到他们的小脑瓜里有这么多合理甚至高深的想法,有的问题甚至连我这个从教几年的教师都没有细想过,我真诚的对孩子们说:“同学们,谢谢你们今天的坦言相告,相信老师,从明天开始,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分外精彩!”
        学生们带着憧憬与希望离开了,而我则陷入了沉思……
        这次与学生的谈话使我深刻领悟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这一刻起,我就立志:每堂语文课都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在这以后的四年中,我立足于农村学生的实际,扎扎实实地描绘我的“宏伟蓝图”。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反思、尝试,我的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教学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仔细回想,这一切都归功于以下四种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教学方式“满堂灌”、“填鸭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手脚,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生的主人。


    古文、古诗词教学本身比较枯燥,单纯的说教很难使学生提起精神去领会古人的“之乎者也”。但只要勇于创新,古文课也一定能上出精彩来。我是让学生在课下把古诗词等编成一个话剧,下节课演出。由于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准备,这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一些“演员”还加上了精心设计的台词、动作。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课文大意,而且提高了学习古文的兴趣,培养了肢体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真是“一举四得”。
              二、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新课程教学中的老师,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丢掉颐指气使的神情,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必须用你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而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中,出众的才艺往往最容易折服学生。
              还有一次,在订正《语文同步练》时,有一首诗歌《望着你的背影》,歌颂了非典时期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白衣天使。我让学生试着朗读,可是他们对情感的把握始终不到位,于是我就给他们范读了一遍。听完我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们不约而同地给我鼓起了掌,很热烈,也很持久。从那以后,班里掀起了一股朗读热。
        这两堂课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如果教师多才多艺,学生一定会从心里佩服你,也一定会对你的话言听计从。因此,我把在滦师勤学苦练的基本功都运用到了教学中来:漂亮工整的板书, 感情充沛的朗读,信手拈来的简笔画,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再加上亲切的微笑、适时的鼓励……我不断以我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而学生也逐渐爱上了语文课。
三、让学生树立“我拼搏,我自信,我能行”的学习观。
在课上,我反复告诉学生:“老师评价学生的标准,绝不是成绩的好坏,而是看你努力与否。如果你努力了,即使成绩不太理想,老师也会因你而骄傲!”在我的鼓励下,许多后进生摆脱了自卑的阴影,课堂上不再默默无语。
              记得有一次讲评课文《余音》,要求学生续写结尾。当我点到一个平时沉默少言的男生时,他竟出口成章,语言相当流畅优美。我带头为他鼓起了掌,随后全班掌声齐鸣。这位男生充满感激的望着我,眼中似乎有一种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或许是掌声给了他自信,此后他经常踊跃发言,成绩有了大幅提升。
              回想以前走过的路,有过失败的痛苦,也有过成功的喜悦。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的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我要在不断的反思中积累经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结语: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我通过对课程改革精神的学习,更新了思想观念,在教学上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形势。具体表现在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利用了不断反思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在教学中逐渐改变了旧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有的教师以“讲”为主,学生听课、记笔记为辅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从教师自身来说,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眼、耳、口、手、脑同时并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
【3】中小学《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2】人教版九义教材《语文教师用书》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