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入境旅游市场消费结构演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陈镖安
[导读] 随着交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区域之间的旅游业竞争逐渐激烈,如何稳定旅游客源以及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是旅游从业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入境游,

        陈镖安
        西藏大学旅游管理系 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随着交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区域之间的旅游业竞争逐渐激烈,如何稳定旅游客源以及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是旅游从业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入境游,入境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衡量区域产业是否成熟。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西藏入境游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重点研究了西藏入境旅游市场的整体消费结构,并对西藏旅游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西藏旅游;市场消费结构;分析研究
        随着西藏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去西藏旅游,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但西藏因为铁路通路的关系旅游业相对起步较晚。极大程度地制约了西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推动西藏旅游业的持续性发展,势必需要对入藏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结构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才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进而推动西藏旅游业的发展。
        一、西藏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分析
        (一)游客结构分析
        研究市场结构首先先要从旅游者的人口结构着手,根据旅游者的具体年龄、性别、收入、学历以及职业等其他因素来对消费结构进行分析,这些都是影响到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1.年龄:入藏旅游的旅游者年龄结构以青年以及中老年为主,近几年老年人增长较快,多为退休人员。
        2.性别:入藏旅游的旅游者性别结构主要以男性为主,近几年女性游客占比也有所增高,但整体数据显示仍然以男性居多。
        3.职业、收入与学历:入藏旅游的旅游者多以商贸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这样的旅游结构主要因为公司团体旅游较多。近几年学生旅游者的数量逐年增加,国际人士也在逐年增加。
        4.目的
        入藏旅游的旅游者多以观光为主,另外近几年的宗教主题旅游以及美食主题旅游业有所增长。观光旅游占大部分,基本上达到85%左右。随着休闲度假旅游以及宗教朝拜旅游的发展,通过对藏文化的宣传,更多的旅游者选择入藏旅游。近几年国际旅游度假也逐渐开始影响西藏旅游业的发展。
        5.次数
        近几年入藏旅游的重游率有所提高。每年的首游比例在65%左右,2~3次的重游比例大约在25%左右,剩下的即超过4~5次以上的重游率。西藏的旅游资源较为独特,入境游的重游率较高,具有较为开放的发展空间。
        (二)消费结构失衡
        旅游消费主要分为基本消费和非基本消费两种,所谓基本消费通常指旅游活动中的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观光等方面的消费。而费基本消费通常指的是弹性消费,即购物、通讯费用等。根据数据统计能够看得出来,基本消费往往在旅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交通费用首居第一位,第二位的即住宿和餐饮,另外市内交通和景区游览也占有一部分。随着近几年的自助游增加,景区游览的排名有所下滑,餐饮费用有所上涨,其他费用基本可以保持原状。
        二、西藏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建议
        (一)客源市场的升级开发
        我国青藏地区的客源主要来自于日本和美国,近几年来自国内的游客也在逐渐增加。针对不同的市场,西藏应当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保障客源市场的增长率稳定的同时,也要对其他周边客源市场进行旅游形象的宣传,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扩大宣传范围和受众面,大力开发潜在客源市场。同时也要加大对港澳台的市场开发,针对客源结构的不同特点,保障旅游服务质量。对散客市场也应当保持重视,另外也要对中青年市场加以发展,推出更有针对性的市场开发措施。


        (二)调整消费结构
        1.交通方面
        旅游活动的障碍之一即空间距离,交通能够有效跨越障碍,因此交通费用在入境旅游的消费结构中占有最重要和最大的一块。作为入境游的基本消费,交通费用在消费结构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西藏处于我国国境边缘,距离客源国较远,交通消费严重影响着旅游者对入藏旅游的决策。可以通过强化西藏民俗特色提升形象来进行宣传,以淡化客源地与西藏的距离以及交通费用对旅游者的消极影响。通过与各大航空公司的积极联合开展旺季增加航班、定期旅游包机以及淡季提出优惠的各种形式来降低交通方面的费用。优惠的价格也能够吸引来更多的旅游者。我国现阶段在铁路交通方面的发展也能够为西藏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气候方面
        西藏入境游淡旺季最大的差异来自于气候因素。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导致旅游的季节较短,可进入性较差。西藏旅游因为旺季短、进入时间较为集中,造成了宾馆住宿的严重季节性差异。应当通过扩大宾馆规模以及数量来调控旺季住宿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会议旅游以及冬季旅游等其他形式来缓解淡季的问题。同时加强住宿方面的餐饮管理和服务质量,扩大消费者在住宿餐饮方面消费的结构比例。
        3.景区方面
        西藏旅游在景点的开发方便缺口较大,景点的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合理的旅游产品结构。普通观光游客在景点的停留时间过短,相应的消费也较少。景点对旅游者的体验程度不够重视,产品错位,这些都是景区的主要问题。应当积极邀请国内外旅游方面的策划专家对西藏进行实地考察以及科学规划,加大景点的开发,打造西藏精品旅游景区。更加注重景区的参与项目以及旅游者的娱乐体验性。延长消费链,平衡消费结构,促进景区消费的增长。
        4.商品方面
        青藏地区的旅游周边产品目前存在着结构单一发展较为落后的问题。其旅游商品种类较少,无法激起旅游者的消费性趣。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和对市场的合理预估,当地企业应当扩大品牌商品的生产规模,革新旅游商品,多元化发展旅游商品,建立起完整的营销体系。重点强调西藏民族特色,适当增加娱乐设施,增加非基础消费的比重。同时也可以结合文化产业进行发展,为旅游者提供更加辽阔的娱乐空间,充分利用网络基础设施来加大非基础消费的结构比重。
        结束语:通过对西藏入境旅游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分析旅游消费结构,能够充分掌握旅游者的消费目的以及消费心理。从各个角度出发来深入研究旅游者的具体需求并且尽全力满足,加强西藏旅游业的优良口碑,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西藏旅游,有效推动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梁, 邓光奇. 论生态旅游之于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第36卷(3):83-87.
        [2]周晓艳. 媒体融合时代西藏节庆文化传播的价值、现状与策略分析[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第34卷(2):186-191,213.
        [3]徐宁, 张香, 姬雄华等. 基于南亚开放重要通道视角下中国西藏边境旅游发展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第34卷(3):200-207.
        [4]张燕华, 王娜. 西藏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以纳木错景区为例[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第40卷(3):117-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