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芳荣
怀化沅陵职中
摘要:语文是中职学校的基础学科,是帮助学生夯实文化基础,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学科。相对于语文教学的目标,教学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文章先从独立性、整体性、人文性入手,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之后依托语言的实践应用为核心,进行教学对策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对策
中职语文的教学质量不但影响学生的基础素养,还关系学生的后续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中职阶段的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后续职业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相关调查显示,中职语文被认为是放松课,与其提升学生内心力量的目标有一定距离。需要对中职语文现状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出针对性对策,最终发挥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独立性弱
语文属于基础学科,在中职学校的教育体系中也不例外,语文学科承担着育人功能。无论是中职学校哪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语文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联系被夸大,导致语文学科的本体的育人功能弱化。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认识不清,在实际教学时给语文学科强加上了专业的属性,导致语文学科的独立性弱。
2.人文性少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都讲究效率,追求有用的东西。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学习者来说,没有明确的量化,属于看不到摸不到的不可触碰的。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低,对教材中的经典作品研究的不够深入,没有对作品形成敬意,会导致学生的认知浅,也使得语文学科成为工具学科,蕴含的人文价值无法体现。
3.整体性难
目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依托肢解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会使学生陷入迷茫中。对学生来说,他们还是非常喜欢在语文课堂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但如果语文教学整体性差,课文都被分解成字、词、句进行讲授,将使学生无法体验课文蕴含的内涵及情感,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
二、中职语文教学对策
1.依托课堂生成调动学生积极性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字是静止的,但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进行动态生成。教材文章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通过物与物的联系、人与物的联系等展示作者的情感。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不能只依托预设的活动进行教学实施,而要以课堂学生生成资源作为核心,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使课堂更具趣味性,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教材的课文是作者情感的表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就是被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打动,进而使自己内心的自我与作者进行对话,达到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所以课堂教学是无法进行完全预设的,是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成进行调整,以构建高效课堂。
如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美丽的夜色进行陈述。
学生的陈述未必都如课文一样精彩,但教师不要求每个学生都精彩,只需要学生的陈述有惊喜,有意外收获。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不依托传统的字词、技法、中心进行教学限定,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学生在体会和感悟中去体验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中心。
2.依托实践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能力并不是靠教师的传授获得的,,在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而是依托实践在头脑中自然形成框架和体系。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实践平台,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践将自己的感悟融入文章中。
如在讲授《那一年,面包飘香》时,教师可以依托朗读实践和情景剧表演等实践模式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描述,如面包是如何飘香的?目的是让学生打破传统的单纯思维模式,在字面意思理解的基础上对师生情谊进行感悟,进而获得学习的收获和自身的成长。教师为学生创设实践平台,使学生成为实践的经历者,学生将课文中的事件与自己进行连接,并融入课文情境中,能通过最基本的语言敏感阅读和现实体验阅读实现个人的追求,最终实现体现情感的意象阅读。
3.依托整体提高学生的情感升华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是以字、词、句的片段讲授进行支解式讲授,使课文的各部分独立,没有体现课文的整体生命特色。教材上的课文是一个整体性事物的技术,虽然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文本,要理解文本,但是要依托整体性教学使文本各部分进行衔接,进而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强化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在学习后能实现拓展和情感升华。整体性教学能实现课文情节的承上启下,使学生体验课文描述的美景。
如《窗前的树》主要是借助洋槐表达作者的情感。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总起、分写、总结来掌握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是依托窗前的树进行总起,之后依托春夏秋冬四季对树的介绍抒发情感,最后再依托窗前的树进行总结。学生在文章整体结构掌握后,依托文章结构美、语言美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学习作者以物达志的描写方法。在学习后,学生会明白,只要有意,就可以和自然界的树木等产生共鸣,进而通过共鸣实现自身情感的升华。教师依托文章结构的分析进行教学深入,能使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表达美情感、升华情感,进而使中职语文课更完整。
总之,教育是引领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中职的语文教育是以在提升学生基础素养的基础上使学生成为承担责任的人,进而实现与社会的零对接,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语文学科的属性使其能指导学生进行生活事件的艺术表达,进而唤醒内心沉睡的灵魂,走向更高尚的生活。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要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基础,要做语文学科的守望者,目的是使学生在体验语文魅力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鄢春苗.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20,(25):122-124.
[2]李守荣.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9):188-189.
[3]杨艳丽.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积累教学探讨[J].读与写,2020,17(22):10.
[4]廖映新.新课标下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做到创新[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20,(8):60-61.
[5]王霞.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全面优化教学过程[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