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静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一中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世界各国家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学好英语,对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有重要促进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依托图形和文字结合进行知识呈现和记忆的方式,将其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能有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文章先分析思维导图的内涵及应用意义,之后从词汇、阅读、写作等入手进行思维导图应用对策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导图;教学对策
思维导图是依托图片和文字并重的方式,以核心主题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分层知识展示方式,能将学生的左右脑全部调动起来,在激发学生大脑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利于通过知识关系的直观呈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思维导图内涵
思维导图最早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提出,主要是依托人脑思维的特点,将知识以图形和文字结合的形式进行呈现,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高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利于丰富教学模式,利于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直观知识呈现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进而发展核心素养。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意义
1.利于学生构建英语知识框架
高中英语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课文的篇幅不断增长,课文中的知识也越来越难。教材上的英语知识基本是以全英文进行呈现的,且含有大量的长句。学生在学习时容易读完前半段接不上后半段,或读后半段时忘记前半段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能依托一个主题进行重点知识的连接,利于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增强知识的立体感,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2.利于学生高效记忆知识
传统的英语学习是以语言的重复训练为依托进行知识记忆,记忆效率不高,记忆时间不久。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使知识以图形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呈现,知识之间的关系以线条形式进行连接,利于学生掌握,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高中阶段的英语知识相对复杂,且知识量大,许多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虽然下了很大功夫学习,但效果依然不佳。利用思维导图能使知识一目了然,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增加记忆的效率和时间长度。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
1.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的阅读理解、作文写作都依托积累的词汇进行,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内容。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大概在1500个左右,但是升入高中之后,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大概在3500个左右,数量翻倍。高中阶段的课业学习压力比较大,如何进行词汇的有效记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教师可以依托思维导图将词汇的词根和词缀进行呈现,以词根和前缀为核心,进行与之相关的词汇的呈现,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词汇存储量。
在英语单词中“re”前缀的含义是“在,又”,在词汇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以“re”为核心,将其他与之相关的词汇进行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如review、repeat、reable等,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罗列出以“re”为前缀的单词,目的是使学生依托思维导图进行大量单词的记忆。依托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在日后的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根据前缀或词根猜测意思。除了词根、前缀记忆词汇外,还可以利用近义词、形近词等方法进行词汇的记忆,目的是降低学生词汇使用错误。
2.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托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明确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使学生抓住重点,实现快速理解。首先,围绕文章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联系其他知识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法快速将全部内容消化掉,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依托思维导图将阅读材料的关键词汇以主题的形式呈现,之后将课堂讲授过程中的其他知识点依托主题进行拓展。在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文本,存在新旧知识交替的情况,英语基础弱的学生会因为词汇量不够,无法快速正确理解文本的内涵。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依托思维导图将文章的知识内容进行呈现。如在进行牛津译林版的新教材第一册的Unit1的Extended readng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设计,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不仅能清晰地从寄宿家庭、课程设置、学校上课机制、班级规模、课堂活动、家庭作业、人际关系、餐饮休闲、课后活动等诸多方面了解国外高中校园生活,而且通过思维导图对the school life in the UK和the school life in China的对比,学生能深刻感受到中外教育制度的差异,加深他们对文化认同的理解,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处理文化的差异性,加强文化意识,尊重文化多样性。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书本知识,并且将知识拓展、延伸。
3.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也是高中英语的重要部分,考查的是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思维导图通过可视性和思维的发散性能提升学生的写作逻辑能力、文章布局能力、信息筛选能力等,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更清晰。如以外国高校学生到我校访问为内容写一篇英文发言稿,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写作提纲列出来,之后依托思维导图将各个部分提纲进行呈现,再依托思维导图进行内容的充实,目的是通过清晰的思路使写作更有逻辑,更完整。学生在写作时,在选择文科相关内容时,需要根据选择的内容进行知识拓展,以使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在文章总结时,学生需要对内容进行对比,目的是使写作更有实效性。思维导图能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更清晰,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绘制符合自己特色的具有特色的思维导图,进而提高写作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总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能通过知识的直观呈现,帮助学生构建英语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知识学习效率。教师要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目的是使学生直观了解英语知识,能根据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的理解,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媛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9):86.
[2]梁潜.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读与写,2020,17(22):111.
[3]宋连莲.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20,(4):82-83.
[4]李国玉.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