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志华
湖南省武冈市展辉学校
摘要:议题式教学是新出现的教学模式,被认定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载体。议题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能依托议题纽带、情境载体,以教学活动为路径,以任务驱动为模式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议题活动参与过程中,通过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及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文章以“依法行使权利”为例,进行议题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教学模式;对策
议题式教学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的《社会议题教学手册》,在手册中,议题式教学的定义是以争论性议题为核心进行教学组织,并运用不同方法将议题的不同观点进行呈现,以供学生讨论。议题式教学理念与新课改、素质教育相契合,能在有效弥补目前课堂教学不足的基础上推动课堂实践教学的发展。
一、以议题为纽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议题的选择是议题教学模式开展的前提,学生通过议题的讨论能将学习过程中的碎片化知识整合起来,通过内在规律的探究,进而有效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议题的选择角度,从来源来说,可以分为教材重点议题、社会热点议题、学生生活议题,优秀传统文化议题。教材重点议题是以教材讲授的重点为中心进行议题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理解教材重点,进而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社会热点议题是以最新,最具时代性的社会热点话题为议题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进而培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 社会热点作为议题时,要选择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的内容,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生活议题是与学生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等相关的内容,与学生最近发展区接近,能培养学生利用法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文化议题能有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自觉承担起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
那么在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一课进行议题式教学时,学生虽然学习过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关知识,但具体维权还不是特别了解,可以选择旅游维权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议题为切入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贵,旅游成为人们节假日的主要休闲活动,更成为家庭消费的一部分。无论是哪个省份,哪个城市,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大多数学生也去过中国的非常多的地方旅游。但在旅游过程中,因纠纷的存在,为旅游维权议题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
二、以情境为载体,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教学情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利于教学任务的完美实现。在教学“依法行使权利”时,因前期选定了旅游维权的议题,那么围绕这一议题可以设置生成性情境。课堂教学的生成是以学生的活动参与为前提的,学生依托学习和生活经验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利于完成学习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互动平台,使学生在议题模式下,在生成情境中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本节内容中,权利行使的界限的划分是难点、也是重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融入因航空公司晚点的案例,让学生在讨论中体验维权的感受。情境一是小朋一家在十一期间打算乘坐飞机到湖南旅游,但却遇到了飞机晚点。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情境二是为学生播放视频《航班延误乘客莫因冲动而违法》,让学生讨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注意些什么?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补充和引导:由于航空公司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的,航空公司要安排乘客到酒店休息,延误时间过长,需要给乘客一定的补偿。但在延误后,飞机还是到达,导游吴某及其所带团队不肯登机,导游吴某还辱骂工作人员,并敲砸公共设施,导致公共场所秩序被毁,到达的飞机不能正常起飞。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利益。这说明权利的行使是有一定界限的,学生通过讨论提升了合作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
三、以活动为路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议题式教学模式是依托知行合一进行的教学设计,除了具有操作性的显性活动个,还有隐性的思维活动。依托“旅游维权”这一议题,教师可以设计合作交流活动,在上课伊始,教师将课前利用网络搜集的旅游维权的问卷结果进行展示,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数据信息。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协商组、协调组、仲裁组和诉讼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旅游案例的资料查询,之后以PPT形式进行展示,目的是通过专心做一件事,使事件做得更透。各个小组将自己负责的事情做好,在小组展示的同时,其他小组能进行知识拓展。
四、以任务为驱动,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在议题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依托观察、信息提取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输入。在本议题中,小朋一家因旅游产航空延误,形成维权初因,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能通过信息的提取和整合,了解维权是有一定界限的。学生通过分析、知识调用,了解了协调、调解、仲裁、诉讼等几种维权方式的异同点。在此环节,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如果是旅行社更改了车次,小朋一家应该如何维权?学生通过前期的探究和后期任务问题的驱动,能通过资料搜集,确定解决方法,这是知识和经验的输出过程。在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依托法律程序,为小朋一家设计一张维权流程图。学生设计维权流程图的过程是结合新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是一种更高级别的知识和经验的输出。
总之,议题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适合的议题,并依托议题为学生创设情境,依托情意开展活动,依托活动完成任务,最后完成知识的学习,实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燕.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策略[J].科学咨询,2020,(24):100-101.
[2]卢英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议题设置及其深化 ——以《开放互动的世界》活动型课堂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7):81-83.
[3]施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之探索——以《预防犯罪》一课为例[J].考试周刊,2020,(13):103-104.
[4]蔡军.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19,(6):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