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孟辉
郴州市第二中学
摘要:核心素养概念自从被提出后,就成为各学科的教学目标,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涵盖非常多的知识,对学生的思维素养要求比较高,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概念是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学生要学好数学知识,发展核心素养,首要任务是理解数学概念,夯实数学基础,在构建概念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专业能力。文章在介绍数学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依托核心素养指引,进行概念教学对策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核心素养;对策
新课标提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创设适合的情境,使学生依托问题进行交流和思考,在探究中发展核心素养。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体现的是现实的空间和数量关系,是数学思想,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载体。教师要重视数学概念教学,要依托核心素养指导进行概念教学创新设计,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强化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最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数学概念内涵
概念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研究,进行的事物的本质特点的总结,是一种理性思维形式,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一种数学思维形式,是人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总结,主要是以推理和判断的形式得出,以法则、公式或定理的形式呈现。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学习的前提,也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保障,能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二、依托核心素养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对策
1.依托科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概念是高中数学最基本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必备条件。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使学生依托问题强化对概念的理解,进而提高运算素养。以“函数”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知识预习,目的是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分类,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概念的理解和内化。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进行函数图像随着条件变化而变化的展示,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列举问题:在指数函数图像中,如果底数a发生变化后,对指数函数的性质有什么影响?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递进式问题:求函数y=x2-5x+6的单调区间及域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讨,并结合函数的性质进行理解。学生先绘制出函数图像,之后通过空间位置的移动得出最终函数图像,并结合图像变动时坐标的距离得出函数值域的范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依托问题进行概念的预习、推理,最终利用对概念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核心素养。
2.依托不同概念的对比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概念有很多,如相关概念、直观概念和抽象概念等不同类型。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托概念对比教学使课堂活动自然生成,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教材有非常多的相关概念,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将这些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呈现,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能正确运用不同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在讲授“等比数列”概念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呈现等差数列概念,之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并根据等差数列概念归纳出等比数列概念。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概念的共同点是都是研究后一项与前一项的递推关系,那么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能得出等比数列概念的定义及性质等。通过对比归纳,学生能强化理解,能增强记忆,利于日后解题时的应用。高中数学相关概念比较多,如平面角和空间角,排列与组合,函数与映射等,教师在讲授这些概念时可以进行对比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概念的内涵。
3.依托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高中数学的部分概念是通过特征表现出来的,学生可以通过汉字的字面意思进行直观理解。对这些概念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如教学“椭圆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或动画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一种方法是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椭圆的图形展示,另外一种方法是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自行准备图钉、硬纸板和细绳。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将细绳的两端都固定在硬纸板的同一个点,用笔带动绳子移动,画出图像轨迹;细绳子两端隔开距离进行固定,用笔带动细绳子移动,画出图像轨迹;根据问题1和问题2的总结,再结合圆的定义,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在第二个问题中图像轨迹是否是椭圆。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辅助下利用自备材料进行图像实践,在实践中学生会发现椭圆可以由圆得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即学习了椭圆的定义知识,又培养了建模能力,学生领悟到了概念的生成过程,进而培养了核心素养。
4.依托抽象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抽象概念是高中数学概念的一种,因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抽象概念从字面上难以理解其真正内涵,教师可以依托图像、反例等方法进行解释。如讲授“集合”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概念的内涵。如班级中的女同学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班级中的矮个子女生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学校中的教室能否构成一个集合?通过不同的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例子的列举,学生能大概掌握集合概念的要素。教师在举例时要列举相互关联的的例子,目的是使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完成概念知识的学习,进而发展思维素养,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总之,数学概念是一种数学思想,是一种数学思维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夯实概念基础知识,才能在后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找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发展核心素养,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祝玉芳.浅析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20,(21):35-36.
[2]谢定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课模式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1):43.
[3]陈凯姬.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20,(21):25-26.
[4]黄旭明.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途径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20,(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