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 卢映霞
[导读] 阅读和写作都是初中语文重要教学内容,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握和应用能力有重要意义。
        卢映霞
        湖南华容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摘要:阅读和写作都是初中语文重要教学内容,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握和应用能力有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进行结合,通过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文章从文本细读、写作剖析、阅读拓展、教师素养提升等出发,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对策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对策
        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兼具的学科,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阅读与写作割裂的问题,不利于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也不利于学生依托写作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将阅读与写作进行结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依托文本细读,强化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正是这句俗语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积累大量词汇和句子,能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深入写作。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深入研究文本内容,找到读写结合的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在掌握课堂教学节奏的基础上开展读写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朱自清的《春》的表达流畅,语言也非常优美,让人读起来流连忘返。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细读法对文本进行研读,将学生可能在写作中用到的字、词等进行详细讲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理解其内涵,在掌握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应用。在《春》中,学生可以学习并用于写作的例句非常多,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后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渴望。笔者的课堂上,学生的写作表达多样,有“春天快来吧,来和我们一起舞蹈”,有“我喜欢春天,因为一睁眼,就可以看到发芽的小树”。教师根据不同的句子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独具特性的创作,在感受汉字精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以有效培养写作能力。
        二、依托习作剖析,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词汇积累的少,在写作时习惯用口头语或简单的书面语进行创作,再加上表达方式单一,写作结构松散,导致主题不突出。多数学生的写作平铺直叙,就是流水账,情感不深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写作弱点,加强学生的作文的剖析,通过问题的导向作用,使学生从错误中掌握写作的表达技巧,倒逼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前,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的作文,之后让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写的是谁。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小组形式进行写作内容的剖析,对学生写作的缺点和优点进行统一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薄弱处。

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引入《我的叔叔于勒》的内容。《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个性非常鲜明,画面也非常细腻。无论是对母亲还是父亲的描写,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为他们的情感所动容。在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该文章的写作特点,既都是通过一波三折的方式进行故事情节的推进,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作文的修改,目的是通过读写结合完成教学目标,拓宽视野,培养发展思维。
        三、依托课外阅读,拓展阅读和写作素材
        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时,必须要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课外优质书籍的拓展性阅读,学生能拓宽视野,能为阅读和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课外阅读书籍可以是教师推荐,目的是避免学生的无用阅读。除了给学生推荐优质阅读书籍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赏电影,并在观赏后写影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通过一切手段实现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在加大学生写作训练强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在一堂写作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随堂练习,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体验写作的快乐。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在外工作的父母为留守儿童过生日的图片,并要求学生仔细读图,之后依托小组进行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有过留守经历的学生非常能体验图片的情感,不论学生是否有过留守儿童的经历,他们对父母的爱都是不变的。有的学生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能体谅父母的不能陪伴,有的学生想自己快点长大,好为父母分担。学生在观察图片,在小组交流后,进行感受的写作,能使写作更具真实性。
        四、依托教师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要多读书,多练笔,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不断提升自己的多方面能力,依托自己的文学素养为读写教学活动设计和课堂实施提供支撑。教师要不断进行进修,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并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可以将自己写作的文章,特别是发表的文章分享给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使学生获得进步。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大胆表达,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文章投稿进行发表,目的是提升学生写作的信心,实现学生综合发展。
        总之,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整体,不能分割开来。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重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目的是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写作帮助学生升华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在写作训练时有东西可写,有情感可表达,进行提升语言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最终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洪奎.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浅析[J].语文天地(初中版),2020,(8):51-52.
[2]杨辰耘.浅谈初中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20,(63):53-54.
[3]蒋建伟.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J].读与写,2020,17(20):54.
[4]苏国华.深耕教材,读写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实现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上),2020,(7):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