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周洪宾
[导读] 生物是一门探讨人与自然生存法则与应用规律的学科,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逐渐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感知能力。
        周洪宾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第六中学 青海海东 810700
        摘要:生物是一门探讨人与自然生存法则与应用规律的学科,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逐渐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感知能力。学生对生物形态、生物性状等具象理解并不能完全从书本获取,而应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感受其与生活的联系。而有效提问则是一种引导学生探究情境,让学生找到知识点之间相互衔接的价值元素,并以该元素开展专项学习研究的教学方法。教师应通过创设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结合课堂活动、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字:生物教学;有效提问;提升策略
        
        1引言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提问能够给予整个课堂热情和活力,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集中注意力和积极寻找答案,有效实现对问题的合理解答。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一轮教学课程改革,对于生物学科来说,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及生命规律的一门学科,生物学科的教学既包含了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究,同样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与动手能力以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素养基础。
        2课堂的提问环节出现的通病总结
        传统课堂的老师的提问有许多不好的地方,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不注重思考。例如: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提问仅仅限于表面的机械性提问,比如是不是,是否是?这样的问题,学生不用思考就直接秒回,这样的提问不仅没有太大意义,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能唤醒学生潜能,整节课甚至成为老师的个人秀。还有老师提问时没给学生思考时间,问的问题一个紧接一个,设计问题非常的琐碎,学生不够思考时间,最后学生也不会去主动思考了,因为反正老师也会告诉答案,从而缺乏主动探索的兴趣。有的老师遇到一个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是错误时,老师并没引导如何回答才是正确的答案,反而让那个同学坐下,会点名另一个学生回答,直到有人回答到正确答案为止,这样的问题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为不懂的学生还是不懂,忽视了教师本应该有诲人不倦的职业素养。以上,都是课堂教学提问出现的常见的通病。
        3有效提问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3.1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课堂气氛
        在以往的生物课堂中,由于传授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师又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教学节奏过快,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活动,导致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上一段知识就得记忆下一段知识。教学存在敷衍了事的迹象,导致学生为了提高生物成绩,只能快速地默记生物内容。而这培养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的惯性,没有真正停下来花时间思考相关知识点。教师通常以生物教材为准,并没有准备相应的教学设计,所教授的生物内容也参差不齐。因为有些生物知识较为简单,所以学生常判定不需要花时间去钻研,以致思想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有些生物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又没有动力钻研,导致生物学习质量良莠不齐。
        3.2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育综合素质
        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最为关键的是让学生能够对已有的知识点进行创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虽然有的学生能够理解大量的生物知识,但是因为这些生物知识在学生脑海里并没有形成完整脉络,所以学生在生活中无法有效调用并快速找出最快的解决方法。而教师以问题式教学法引入,以应用性较强的问题穿插其中,并为学生构建实践体系,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按照实践顺序归纳和整理生物知识点,逐渐掌握生物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规律。


4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4.1课堂教学的提问应该紧扣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好坏,要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课堂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因此,在进行生物学科的教学之前,教师应该仔细研读生物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基本素质,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形成三维目标。教师在应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才能更高效地完成课堂目标。生物学科知识相当严密,不能有半点马虎。这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明确具体,严谨规范。这样学生易领会教师意图,使自己的思维迅速定向,不会因为题意含糊不清而使学生难以作答,生物术语要规范,这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关。
        4.2课堂教学的提问要注意启发学生继续提问
        提问是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在进行教学时,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课堂的提问应当注重条理清晰,循序渐进,如果用得恰到时机,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在提问中应注意启发学生主动地问,使学生真正思考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时,要应用一定的技巧,不能每次提问都平铺直叙,让学生没有新鲜感,从而丧失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对错都要表扬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精神。敢于表现自己的意识,对于回答特别好的同学也要真心的进行表扬,从而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回答不理想的学生要适时的给予鼓励和帮助,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3课堂教学的提问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区别提问
        根据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每个学生都有两个发展水平,一个是现有水平,另一个是潜在水平,教学主要是从两个层次的差异入手,想方设法将最近的发展区转变为当前的发展水平,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而定,因为各个学生基础和接受能力不一样。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强,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应该设计一些具有较高灵活性的问题,以使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设计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掌握基础知识并使用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性格偏内向而且不善表达的同学,提出的问题要容易些,同时多一些耐心与鼓励为主,从而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话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信心。课堂教学的提问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也注重趣味性与探究性相结合,注重提问的方式,变换不同的形式,以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容易形成一个互助、相互追赶的课堂教学氛围。
        4.4课堂教学的提问的内容应该结合生活
        学科知识起源于生活,必将回归生活,生物学科的学习更是如此。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从生活实际出发,将知识联系生活来设计课堂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有效提问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但可以集中精力,还可以实现学生回答后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师应事先有一个大概的意向,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一个适宜度的问题,不能总是提问难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也不能总是提问少数的几个同学,对于那些反应不是很积极的学生,应注意引导。
        5结束语
        有效提问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教师高效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途径的同时,也是当下课程改革的需要。有效提问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会因为教师的科学提问而积极思考,从而掌握重、难点问题,对生物学习充满了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认知水平,促进个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国荣.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92-193.
        [2]顾智浩.初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18-119.
        [3]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6):6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