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
肥西县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构建网络环境下互动式教学模式这一话题,对网络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网络互动教学模式应遵循的规则展开阐述,并重点结合当前的现代教学法对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完善的互动教学模式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互动教学模式;建构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学校的普及,数字技术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数字技术也正在引起学校教育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因此数字技术的使用以及与教学的充分结合成为学校数字化教育的重要课题,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网络,利用网络技术促进教学,无疑也是新世纪人才教育的创新举措。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基础
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基于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学校的硬件资源以及软件资源实现数字化的整合,为教育和学习工作搭建网络化平台,促进学校教育环境的革新,实现学校教育的信息化。传统教学模式是由教师选择及处理信息、设置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获取、处理、应用信息,并进行协商、讨论。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则是由教师、网络资源、学生、服务管理器、评测监控共同来进行教学,可以说网络互动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传统教育教学是传递——接受的模式,教师通过先行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认识到当前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大脑内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有效联系,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比较单一,课堂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同学听,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互动,学习内容的强制性,以及认知过程的被动型,导致学生思考及学习的自主性及创新性缺失。以网络教学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势,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1.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
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将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且网络上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及需要,有选择的在网络上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另外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固定时间内,通过课堂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样导致教学内容、时间存在很大局限性,基于网络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存在极大的自由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学习需要随时查阅资料,吸收知识。
3.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网络模式下的互动式教学,网络知识资源多以图像、声音、符号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生动性,而且学生通过人机交流进行学习,不会收到教师情感因素的影响。
4.拓宽教学方式,实现因材施教
网络模式下的互动式教学,互动即摆脱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模式,老师通过网络可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及多对一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所需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5.互动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网络模式下的互动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互动性原则,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参与,实现人与人、人与网络的交互式学习,促进学生由“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并最终达成学习目标。6.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式教学,网络的参与使得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主宰”,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两者的互动,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较大的改善学校的师生关系。7.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互动式教学模式,学生之间可以实现自由交流,通过分组的讨论与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构建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应遵循的规则构建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应遵循的规则较多,但最重要一点是要“以学生为本”,根据教学理论,创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互动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
(一)网络化规则。
遵循网络化规则,主要是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创建离不开网络环境,将网络功能与互动式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精神。通过网上题库、网上实验、网上测试等网络学习平台,借助信息发布、文件下载、多媒体技术等多种网络手段,达到学习目标。
(二)合作化规则。
遵循合作化规则,指出了网络互动教学的合作性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合作优势互补,得到不断地提升。合作贯穿于整个互动式的学习过程中,既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为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合作,采用讨论、评论、答疑等多种形式。
(三)自主化规则。
遵循自主化规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创造学生创造的自由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互动平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学习资料、测验形式,让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自发地寻求帮助,获得新知识。
三、如何构建网络环境下完善的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网络教学互动过程中,设计者要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融入其中,并且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调动主动积极性,实现这种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模式的补充性、包容性。(一)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搭建。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搭建要建立在为学生创造完善的网络学习环境为目标,根据学生互动学习的需要进行搭建。要充分借助校内网络建设的资源优势,搭建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平台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三大块,课件平台、案例平台、讨论平台。首先,课件平台的内容可以涵盖教师们制作的优秀课件、可供选择的教材、不同的授课模式、个性作业、不同类型的测验等等;其次,案例平台的内容可以涵盖学生自制的案例模块、教师实际教学的案例模块。学生自制的模拟案例主要来自于每一年所收集上来的优秀方案,而教师案例主要从所有教学案例中从优选出。再次讨论平台可以包括BBS平台、Q群平台、电子邮件等多渠道。
(二)网络教学互动模式的设计。
网络教学互动模式主要包括几种,生.机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等三种,其中都离不开网络的基本环境:
1.生.机互动模式。学生参与到以课件为主要形式的网络互动环境中,学生能够在网络课件中体会到“课堂”上有趣的内容,激发兴趣,可以在留言板进行留言,有利于过后后台操作人员对课件的反馈情况进行整理改进。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自行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网络学习的资源,并参加趣味性的“知识大闯关”的类型测验,通过闯关的方式巩固知识点,并获得精神鼓励,提高互动性的吸引力。
2.生一生或者生一师交流。在这种互动模式过程中,老师充当协助的角色,必要时进行引导和帮助,这种模式主要包括:(1)学生上传自己的练习题演示操作,分享自己做题的成功经验,像“小老师”一样传输个人经验,并支持其它学生的讨论和参与,老师的点评等。(2)通过校内BBS,校园聊天室、QQ群等在线交流网络工具,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提供一个网络平台。比如,学生任何时候有想法,可以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新发现、新问题、新思路、新解法通过网络形式分享给每位认识或不认识的学习成员,有利于各位在线学员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升华知识点,提高学习质量。而老师既可以进行介入引导,也可以背后进行观察,适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反160信息系统工程I2014220馈,提炼规律,有利于日后的教学方法的改进。
四、结束语
随着高新技术环境的发展,网络已经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环境,它打破了时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为教学的互动提供良好的平台,更成为了学生们喜爱的一种学习模式。对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这种网络互动模式,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不断总结,敢于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墨.网络环境下高校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探析[J].艺术科技,2019,32(04):59-60.
[2]李洪亮.“互联网+”背景下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与环境构建的研究[J].营销界,2019(13):184.
[3]杨明.探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构建[J].智库时代,2019,185(17):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