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编教材,改进习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昆阳
[导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部编本教材的科学性、时代性等特点,使得教材在推广的过程中获得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
        王昆阳
        河南省平顶山湛河区统张小学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部编本教材的科学性、时代性等特点,使得教材在推广的过程中获得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但是由于一些地区还没推广到位,所以教师应该及时改安教学策略,提前适应教材改革,用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兴趣,积累素材,爱上写作,提高自身写作素养。
关键词:统编教材 改进 写作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多数学生的作文经常出现内容空洞、词汇量少、缺乏素材等问题,一些教师对于作文课也不同程度存在犯愁心理,这已经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研究如何利用统编教材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一、把握教材,指导写作方法
        统编教材在编制习作题目时十分注意贴近生活实际,不是来自学生经验的题目,一律不要;习作题材覆盖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一看这个题目就能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达到“我手写我心”的效果。
        例如,我在六年级下册讲解完第一单元的《北京的春节》、《八宝粥》、《藏戏》等课文之后,让学生进行家乡习俗的写作。我先让学生总结本单元课文写了哪些风俗,再分析它们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思路。学生知道了介绍自己家乡风俗时要写清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如果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要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看法,学生就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写作练习。
        二、 注重阅读积累,学会运用
        统编教材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把课外阅读也纳人了教学体系,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推出“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 吧”“名著导读”等阅读板块,从故事、童谣、寓言、诗歌、文言文等多方面人手,鼓励创造使用朗读、讲读、背诵、表演等多种手段,共同激 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把积累的知识记录在脑子里随时可以调取在写作中。
        老师应该具有超前的学科意识,积极改善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新的理念穿插在课堂中,用新的阅读理念改善学生的积累状况。比如五年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梦》,可以给学生推荐四大名著来读,老师可以在以往阅读打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前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朗读或者背诵某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段落,并且说出这些字词段落应该怎么运用,把阅读知识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改善学生在写作中“无话可说”的窘境。
        三、注意教学的梯度,不搞提前量
        温儒敏先生在“统编教材四到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提出的第八个问题是“写作教学问题”。我的理解: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文写作教学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工作、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温儒敏教授说,要注意教学的梯度问题。

我的理解:有时会发现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辛辛苦苦指导谋篇布局,而高、五六年级又在一个劲儿矫正标点符号,或者重复指导,缺乏层次性;同时,又没有认真地调查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有关的作文教学理论,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和一时的喜好,随意地盲目地进行教学:今天觉得材料重要,便大抓特抓“积累”,明天感到审题也不能轻视,便舍材料而进行审题训练。如此梯度不分,训练无序,偏离了课程标准,违背了教学规律。学生无所适从,反而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出现了“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后果。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问类型,既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四、激活体验,用微电影创意写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博、微信方兴未艾,微电影、微小说等事物又如雨后春笋般蓬蓬勃勃。再看现在作文课堂一潭死水、枯燥的教学现状,也难怪学生握着手机眉开眼笑,面对作文愁眉苦脸。教学过程中,笔者别出心裁地将微电影这种新生事物融入作文课堂中,微电影时间简短、制作方便、主题集中等特点,将之运用在写作教学中,使其如一股甘泉沁人心脾,获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让写作教学走进“微”美时代,绽放出鲜活的生命力。?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我在教学完《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几篇童话课文后,就根据单元习作《故事新编》要求,进行了一次观微电影创意写作。
        《可爱的毛虫》是2015年获奥斯卡提名的法国动画短片。《可爱的毛虫》习作教学中,电影资源我共运用四次,
        通过观赏微电影,给学生创编故事建立支架,启发学生创编故事结局,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
        五、多元评价,促进写作发展
        作文评价是促进作文能力提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在新课标下,应当让作文评价多元化。
        1.要重视习作讲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篇成果,写出来的东西不修改、不点评,大概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老师只有对学生的作品做出点评,进行修改,学生的思想和写作水平才会提高。
        2.要提倡互评互改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批改作文这一环节,根据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组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通过互评互改,学生的自身评判、修改、鉴赏能力会得到相应提高。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质量并非一日之功,我们应当站在新课程的角度,立足农村小学实际,努力把握统编教材特点,突围作文教学困境,从资源开发、过程引导、评价等方面探寻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之路,坚持不懈地努力,点点滴滴地引导,促进农村小学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
        [2]周顺来.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273-274.
        [3]刘晓娜.部编本教材推广背景下应如何提升小学生写作素养[J].文学教育(上),2019(02):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