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胜寺飞虹琉璃塔出檐装饰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7期   作者:黄霞
[导读] 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内的飞虹琉璃塔,是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琉璃塔,飞虹塔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塔身出檐装饰构件多样,各层皆有出檐。
        黄霞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100
        
        【摘要】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内的飞虹琉璃塔,是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琉璃塔,飞虹塔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塔身出檐装饰构件多样,各层皆有出檐。通过琉璃塔的装饰密咒、斗拱耍头、出檐莲瓣、出檐斗拱四大部分,从其纹样、图案、颜色、方位等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挖掘其所蕴含的艺术文化意义,加深人们对塔身出檐装饰的认识,更好地传乘和弘扬我国独特而又具有价值的装饰艺术。
        【关键词】:飞虹琉璃塔;出檐装饰;纹样;艺术文化
        
        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的琉璃塔历经千年之久,几经天灾人祸,至今还能够保存完好,其塔颜色虽经过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依然光彩耀人,绚丽多姿,让人不加惊叹连连。琉璃塔不仅颜色鲜明,而且全塔装饰构件多达数千件,每一构件的精雕细琢及其所表达的意义都让人回味无穷。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旨对飞虹琉璃塔出檐装饰的构件进行研究,分析其出檐装饰构件的纹样、图案的不同特点,探究其所蕴含的艺术文化价值,加深人们对塔身出檐装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传乘和弘扬其独特而又具有价值的装饰艺术。

        一、飞虹琉璃塔出檐装饰的构件分析
        我国古典建筑的出檐,以其舒展、飘逸的艺术造型,显示我国民族建筑艺术高超的美学成就,广胜寺飞虹琉璃塔总共十三层,每一层的琉璃都非常精美,而作为层与层之间的分界线的出檐构件装饰也是塔身惹人注目的地方。飞虹塔的塔身塔檐,清晰分明。从塔的外部造型我们可以看出琉璃塔层数多、出檐多、面多、角多,而建造者正好利用这些特点,充分发挥了琉璃构件装饰外部的极大优势。各层斗栱,比翼齐飞,各种图案,争奇斗艳。其中尤以一、二、三层制作最精。
(一)檐饰密咒——“悉怛多般怛罗”咒义
        瓦当历史由来已久,主要是用于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防止风吹日晒雨淋。经过历代的发展,瓦当纹饰大概出现了四种常见的纹饰:其一为太阳纹,其二为动物纹,其二为植物纹饰,其四为文字纹瓦当。文字纹瓦饰本属稀有,且大多独立成纹,如秦代“十二字”瓦当(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汉代“长乐未央”瓦当等。[[[] 李锋.琉璃飞虹—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艺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5.]]
        而此处飞虹塔出檐的瓦当虽为文字瓦当,但六件为一组,每件各不相同。从右至左依次为“悉、怛、多、般、怛、罗”,每字一件,沿顺时针循环往来,周而复始,比较罕见。瓦当中字体正楷,绿地黄心,十分地醒目。(如下图1)

图1
        “南無阿弥陀佛”这一咒语较为普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但是飞虹塔塔檐上的这一“悉怛多般怛罗”咒语相对来说比较少了解。此处飞虹塔上塔檐的密咒“悉怛多般怛罗”意为“大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咏颂此咒的无量众生皆可得佛法护持。琉璃瓦当字字清晰可辨,做工讲究,也能体现出修造者庄严佛法,持咒广度的良苦用心。最上一层的“悉怛多般怛罗”于最下一层的“南无阿弥陀佛”上下呼应,体现出修佛之人的佛教精神。
(二)仙人套兽
        套兽是指建筑物屋檐转角部位套在仔角梁端头上的兽形构件。可封护仔角梁头并起装饰作用。只用于宫殿、王府、庙宇等大式建筑。用意主要是消灾防火,庇佑平安,并避免仔角梁头雨湿腐烂。
京师大慧和尚其后为飞虹塔增建保护的围廊,各个檐角都设有专门的套兽和仙人。仔角“梁”上的套兽是用了黄、蓝、绿、白、黑五色琉璃构成的龙头。龙头呈现的模样为,黄色的鱼嘴唇,黄色勾边绿色的象牙鼻向上翘起,黄色勾边绿色的鳄鱼颈,嘴唇闭合露出白色的尖牙,唇边为黄色的卷草纹样龙须,眼眸黑球黄边凸起,龙头活灵活现,十分生动。在龙头的上方是一位穿着绿色服装,头戴绿冠,身飘黄色彩带,右手握拳举起,左手下方牢牢顶着一把黄色的竹剑,右脚勾起,左脚踏向前方。表情威武雄壮,呈现出一副威武的神态。(如左图2)

(三)耍头寓意
        在飞虹塔的琉璃装饰构件中,最独一无二的出檐装饰当数斗拱上的耍头造像,这是与其他古建筑具有不同的特色的地方。飞虹琉璃塔的第一、二、四层的出檐装饰都运用了许多仿木斗栱:有转角斗栱、补间斗栱和斜斗拱。斗栱为深黄色,额枋为莲瓣图案。补间斗栱为孔雀蓝色,其余为绿色。每个斗拱上都出有耍头,耍头形状多样且与众不同,一般的耍头以龙头为主,而此处的耍头有鹰嘴、龙头、鳄鱼头、龟头、狻猊、蛇头、麻叶头、云纹头、怪兽头、怪面僧等。
(1)第一层斗拱耍头
        第一层为三踩斗拱,斗拱出两跳,中间青绿色斗拱装饰有七个耍头,一个人头样饰在正中间,两边均为动物样饰,补间蓝绿色斗拱装饰有一个耍头,转角斗拱饰有七个耍头;第一层每一面都如此,耍头有动物有人头,各不相同。(如下图3)

图3
(2)第二层斗拱耍头
        第二层是全塔外部琉璃构件最多、斗栱最密、出跳最“长”、构图最严紧华丽的一层。斗栱密布每个檐面,不留间距,密不透风。第二层为五踩斗拱,斗栱出三跳。每一面正中间的的斗拱装饰有九个耍头,补间斗拱有一个耍头,转角斗拱有九个耍头。每个面上出跳的昂嘴(俗称象鼻子)上各有动物、人物像耍头达五六十个。正南、正北两个面上采用了如意斗栱,据统计八个面共出耍头、昂嘴 六百余件,似刀丛剑树齐发。

(如下图4、图5)
    图4    图5
   (3)第四层斗拱耍头
        第四层的斗拱为三踩斗拱,出了转角斗拱出两跳,其余斗拱不出跳。斗拱颜色为绿色,每一面的正中间有五个单间斗拱,五个单间斗拱各装饰有一个耍头,转角斗拱装饰有五个耍头,比较而言,这一层的耍头较第一、二层的耍头少。
        飞虹琉璃塔耍头共计千余件,各有特色,耍头上的龙头,龙眼凸出,似金鱼的眼睛,炯炯有神,鼻翼与牛鼻相似,象征荣华富贵,龙的前额凸出,以示其智慧聪颖,龙作为耍头上的装饰不仅是作为护法神,同时龙能吐水,具有避火寓意;耍头上的鹰嘴,鹰在佛经中,被称为“婆栖鸟”,即兀鹰,耍头上的鹰嘴表达出了一种慈悲、善良之心;鳄鱼头,鳄鱼在佛经中称为“金毗罗”,是众生的守护神,可以降伏魔王,令众生远离三途之苦。鳄鱼头作为出檐装饰是希望可以降妖除魔,同时起到保护众生的作用;龟头,龟是吉祥瑞兽,为神物和灵物之一,把龟头作为装饰构件反应出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希望能像龟一样长寿安康;狻猊,狻猊全身麟甲,并生有避火纹,象征着神力,威严、财富和辟邪的神兽,因此,古人多把狻猊作为宫殿装饰等灭火防灾的奇异镇兽;蛇头,耍头上的蛇头也具有其特殊意义,佛教是崇拜蛇的,佛教中以蛇譬喻人身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云纹头,云能造雨以滋润万物,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另外,“云”与“运”谐音,含有运气、命运之意。云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吉祥、美好、高升、盛多等等的含义。因此,人们用云纹来装饰各种事物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僧人面兽
琉璃塔的出檐装饰中还出现了僧人面兽,这些人面各有不同,各有特色,有的戴尖帽,有的戴高帽,有的不戴帽子,把头发梳成一小撮;而脸部也是最与众不同的,眼睛凸出,或怒目前方或斜眼看,有的呲嘴獠牙,面目狰狞,有的长满胡须,有的素颜青面;有圆脸、有尖脸,有方脸,有的脸耸拉着,有的脸像驴脸,或像马脸没有鼻子,嘴巴和脸庞一样长。僧人的造像让人很是疑惑,目前也少有资料直接描述这些面兽。但根据当时的背景猜测一为皇家僧团,二为忿怒明王。(如右图6)

(四)出檐莲瓣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细细观察,飞虹塔的各处无不存在着或具象或抽象,或单色或彩色的莲花形象,整个飞虹塔因为莲花符号的装饰更显示出圣洁祥和的气息。
(1)绿色双层仰莲
第三层的出檐,采用了双层仰莲瓣代替斗拱出檐出跳给飞虹塔增加了一重内涵。塔檐由两黄两绿琉璃莲瓣交错叠放而成,远观则为精致的二方连续莲瓣图案,构图对称,样式端庄大方,这一层的花瓣非常饱满生动。每一层有16瓣仰莲,两层共有32瓣仰莲。(如左图7)
        
(2)覆莲瓣与单莲瓣
        飞虹琉璃塔塔身四层以上的雕饰渐渐趋于简单化,第五层、第七层、第九层、第十一层和第十三层的塔檐莲瓣只为胚胎本色的黄莲瓣,没有烧制釉面。第五层和第七层的塔檐为黄色的覆莲瓣,从第九层开始仰莲瓣数量递减。佛教传入初期的莲花,从风格上看,莲花纹样多见流畅飘逸的线条感,有着清秀潇洒之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流畅清秀、层次丰富的特点。从造型上看,这个时期的莲花纹样大多保持了莲花的原始形态,即写实。莲花纹样大多以覆莲瓣、仰莲瓣出现,莲瓣较大且饱满,活泼自然。
        在佛教观念里,莲花从自然界的植物中,把自然美融入佛教的灵魂思想。莲花,乃是佛教的象征。[[[] 胡笑非.佛教莲花纹样的审美分析[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莲花符号是佛教的象征,它又具有艺术形态化的潜能,这就给佛教艺术带来了审美体验。换句话说,莲花纹样可以给人们带来美感,给佛教艺术带来美感。
(五)出檐斗拱
        飞虹塔的第六、八、十、十二层的出檐装饰采用斗拱的形式。斗是垫在两个拱之间的方形木块,拱是立柱和横梁间柱顶上叠加的一层层向外探出弓形的短木,合称“斗拱”。 斗拱在我国的历史建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外檐斗拱是处于建筑物外檐部位,一般分为柱头科、平身科、角科斗拱,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最大。斗拱的主要作用为荷载作用、增大距离、装饰作用和抗震作用。飞虹塔的出檐斗拱不仅为塔身增加了层次感,同时也能起到保护塔身的作用,一举两得。
        二、结语
        “佛塔”本是“高僧”的墓,相当于帝王世家墓,根据级别而有层数的区别。飞虹琉璃塔一共为十三层,佛教中,十三是个吉祥数字。佛教认为,第十三层是佛祖的教化地,三千大千世界的中心,是灵性永存,没有欲念的宁静、永恒的佛土,故十三是个吉利无比的神圣数字,因此,飞虹塔的建造的十三层楼也是对佛教圣地的向往。
        通过对飞虹塔出檐装饰构件的瓦檐、仙人套兽、耍头、斗拱、莲瓣去研究,从纹样、图案、颜色、方位等角度去分析,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文化以及人们的精神向往来了解飞虹塔的出檐装饰所蕴含的艺术文化意义,通过现代的审美标准,将飞虹塔的出檐装饰艺术风格更好的传承下去。飞虹琉璃塔在外形、装饰构件、颜色搭配上的别具匠心、美轮美奂的建造不仅给人以赏心悦目、赞叹的感受,同时也是人们对佛祖的大千世界的精神寄托,对美好生活世界的向往。
参考文献
[1]李锋.琉璃飞虹—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艺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5.
[2]胡笑非.佛教莲花纹样的审美分析[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6.
[3]冯静.广胜寺飞虹塔琉璃色彩研究[J].包装世界,2016(01).
[4]王晶.山西洪洞广胜寺飞虹塔琉璃色彩艺术研究[D].山西大学,2014.
[5]郜莉.广胜寺飞虹琉璃塔装饰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J].明日风尚,2016(9).
[6]陈家瑞.山西广胜寺的建筑装饰及雕塑艺术[D].太原理工大学,2012.
[7]黄凯.浅谈广胜寺明代琉璃塔的建筑艺术特征[J].文物世界,2016(06).
[8]吕变庭.营造法式—五彩遍装祥瑞意象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9]徐令辉.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研究之莲花纹饰的演变探索[J].陶瓷研究,2011(03).
作者简介:黄霞(1995.01-),女,壮族,籍贯:广西南宁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艺术美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