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邹永强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11期   作者:邹永强
[导读]
山东省泰安高新区房村镇董白塔小学 山东省 泰安 271099 学习兴趣是学生良好地开展学习的必要因素、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培养求知欲望的基础。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学习兴趣及其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它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可以使学生为探索新知而努力奋斗。一旦一个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学习兴趣,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将保持对数学知识的那份热情,不顾一切地克服困难,直到真正领会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的真谛。 二、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 数学实践证明:能否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认知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小学生自身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学校教育四个方面。 1、学生自身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因此小学生的好奇心在他们的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在有了好奇心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兴趣。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小学生只有在学习数学时,能够学懂,有自信心,才能产生浓厚兴趣。小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是影响其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个重要的自身因素。 2、家庭环境中的父母表现和期望 父母的表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举止。根据调查发现,影响孩子学习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长的文化教育素养和自身的言行、对子女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等。因此,父母应时刻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争取做到最完美。 期望是指人们对每样东西提前勾画出的一种标准,达到了这个标准就是达到了期望值。 父母的期望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多小学生学习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赞扬和喜爱。合理的期望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影响。 3、社会环境的“读书无用论”与精神状态 “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在许多人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脑体倒挂”现象、文盲发财现象、工作分配和升职加薪等不靠能力靠后门等不正之风以及大学生反陪形势严峻,使“读书无用论”得到了有力的佐证,这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影响是深沉久远的、带本质的。 小学生处于这个社会之中,没有自己既定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社会环境的精神状况也间接地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育对策 1、针对小学生自身因素的对策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小学生对外面世界探索的兴趣动力。因此,要时刻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要尽心的呵护,积极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巧提问题,巧设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老师家长对学生要科学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适当运用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成功,使他们获得自信心。小学生有了自信心和成就感才会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才会学得更好。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针对家庭因素而采取的对策 (1)家长行为提高孩子的兴趣 家长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子女的身心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要多多联系实际,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 (2)家长要肯定和赞扬孩子 父母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时刻需要亲人的关注。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是需要父母的肯定和赞扬,在肯定的鼓励下,他们的热情就会高涨。因此,家长要对孩子的数学学习给予合理的肯定和赞扬,对孩子遇到挫折要给予帮助,这样孩子对数学的学习热情才不会减退。 针对学校教育因素的教育对策 3、 (1)、改进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的,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却是相当的丰富多彩。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用别开生面的课堂情趣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持久性。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将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诱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主动深入学习。 (3)、 进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4、针对社会因素的对策 (1)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做好为小学生学习数学营造良 好的氛围,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多开展些数学的比赛项目,多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社会各界的关注 社会各界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也要尽量避免不良因素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危害。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社会各界都应对孩子的成长给予极大的关注。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是方方面面的协调与培养,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