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5期   作者:郑重
[导读] 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高效化
        郑重
        天津市   艾地盟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300000
        摘要: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高效化、科技化发展,保障电力系统运转的稳定性,进而提升电力系统的利用效率。本文将分析目前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途径,以供广大电力安全管理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技术
引言
        信息技术炸裂式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和国民生活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化、高效化改变,并且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行业及国民的生活、学习中。电力企业也积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以期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性、高效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进而促使电力系统为我国国力提升、经济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保障。
一、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部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都不高,经常出现不按照工作制度、操作规范等开展工作的情况,导致其在日常工作中增加了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对电力系统安全管理造成潜在影响。此外,电力工作人员对工作中安全问题的漠视态度还会对周围的同事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扩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二)电力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电力设施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但是目前部分供电企业的电力设施的使用质量和效率都不高,而且电力企业忽视电力设施的日常养护,导致电力设施长期超负荷施工、电力设施受损后无法及时维修等情况出现,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直接影响。
        (三)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许多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电力安全工作人员的工作缺乏严谨、规范性指引,影响其工作的质量。部分电力企业虽然有安全管理体系,但对其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电力系统中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二、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途径
        (一)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电力安全管理体系
        健全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直接保障,因此电力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科学的信息化电力安全管理观念和技能,建立健全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为电力系统的各项工作进行科学性、规范性指引。电力企业还要经常接触新的电力安全管理理念、知识等,促使其信息化电力安全管理体系与时俱进。此外,电力企业还要建立并落实电力系统的监督机制,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力安全管理等进行全程的监督工作,借此提升电力系统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安全性。电力企业还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现场操作的监督,可以采取责任到个人的管理制度,提升电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执行力和对安全制度的重视程度,进而切实落实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在电力系统中的全面开展,推进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发展。


        (二) 建立工器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电力企业要加强信息技术在编码系统中的应用,实现工器具的永久性编码,强化工器具的管理,避免出现因编码磨损或丢失导致的工器具不合理使用或资源浪费。电力企业对工器具的编码进性激光打印,提升编码的抗磨损性能,然后再借助信息技术将工器具的厂家、使用时间、操作记录等整合记录,建立工器具的档案体系,工作人员只要在电力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中输入编码就能查询工器具的相关信息,提升其工作效率。例如,电力企业的维修养护工作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维修养护的时候,可以直接编码查询电力设备的厂家信息、设备型号、维护记录等信息,为维修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向性引导,极大程度的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进而促进电力系统稳定、持续的运转。
        (三)实现电力作业现场的信息化安全管理
        电力企业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电力作业现场的信息化安全管理。电力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作业现场安装安全信息管控系统,通过该系统中手持终端和管理平台间的实时联系对电力作业现象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实时的掌控。同时,电力企业还能通过管控平台对电力作业现场的工作规范、安全措施、人员到岗情况等进行实时的监管,能及时发现电力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以便于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规避其对电力系统造成损失。例如,电力现场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信息终端系统及时将现场的突发情况汇报给电力企业,还能上传突发情况的视频、图片等相关资料,保障电力企业对突发情况理解的全面性、准确性,而电力企业可以利用平台与现场终端的实时联系与现场进行实时沟通,进而加快突发问题的解决效率,避免其不良影响的蔓延。
        (四)借助信息技术分析电力安全系统的大数据
        电力系统的建设、运行等工作都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指标。电力系统正常运转下,电力设备、电力管道、电力线路等的运行都会产生一定的数据参数,只有当这些参数在其相应的安全指标范围内,才能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转。电力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运转中产生的数据参数进行分析,判断电力设施的故障类型或需要维修的位置,电力企业还可以整合这些数据参数并建立异常数据参数的异常分类数据库,电力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就能根据数据库的信息对电力设备、线路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预警某个部位或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故障,进而促使工作人员能及时、针对性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结论
        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促进电力系统的规范化、安全化、科学化的运转,是电力企业长期、高效益发展的基础保障。电力企业要重视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概念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电力安全管理体系,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提供规范性指导。电力企业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工器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电力作业现场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分析电力安全系统的大数据等,实现电力安全信息化管理的最大效用,进而提升电力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转,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胡一帆.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电力系统装备,2018(7):221-222.
[2]张镜洪.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9(12):134-135.
[3]田涛.电力安全管理现状及监督管理模式分析[J].通讯世界,2020,27(5):189-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