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芳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为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将思政元素带入到课程内容之中,是最为有效的路径。然而,应该怎样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到工程光学课堂之中,成为了高等学校教学体系改革的主要目标。鉴于此,本文主要以工程光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对课程思政如何有效运用在工程光学教学之中展开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程光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一、课程思政的基础
课程思政中授课内容主要来自于思政课程之中,基于专业课程授课教师自身对于课思政课程内容的储备量有限,所以如果仅仅凭借专业课授课教师个人去挖掘课程思政的难点内容以及重点内容很难实现。现阶段,高等学校思政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思政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和形势这些课程。然而,即便专业课授课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内容掌握并不是很充足,但是对于该专业相关的内容重点可以与哪一门思政课程相结合却能够做到。譬如,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涵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若干方面的理论。这种情况下,高等学校就可以经过整合每一门思政课程的内容重点,编制出思政元素的查询目录,继而为专业课授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活动的有效落实做好铺垫。与此同时,专业课授课教师也能够在对重点的思政元素展开深度分析以后,将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在一起,以防止思政元素照搬套用情况产生,如此便可从本质上提升课程思政的课堂授课效率,使工程光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学懂更多的各门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增强个人的综合实力。?
二、工程光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意义
(一)课程思政是确保高等学校教学体制改革效果的主要路径
课程的理论体系除了拥有了自然科学所具备的规则性之外,还拥有了工程实践所具有的谨慎性,而且课程内容中囊括了海量的思想政治授课资源。然而,在实践操作期间,应当如何将被分散的立德树人精神与授课内容相融合,正视课程思政的关键性。就应该站在授课老师的视角来做出分析,通常授课教师都仅仅会在课堂中向学生教授课本中的内容,很少会扩展授课资源,这种情况下便很难保证课程思政的授课质量,并且学生也很难掌握课程思政的精髓所在。所以,深入找寻工程光学专业内容里面掺杂的思政元素,将专业授课内容与思想政治知识相结合,不但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更是专业授课教师应当深度研究的一个关键课题。
(二)课程思政是工程光学教学的主要构成内容
在当前新的社会市场经济视域下,全部的教育元素都应该减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课程思政也应如此,而且其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路径。从目前高等学校工程光学专业的实际授课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时,经常会展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乃至有很多学生已经心生了讨厌之情。然而,课程思政能够扩展专业课程的授课资源,使得专业授课活动具备了很强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如此便可使得课程内容更加富有生机,这样一来就能够汇集学生的关注力,提升课程授课效果。工程光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内容期间,将专业课程中囊括的人生哲理以及核心思想带入到授课内容之中,能够使理论专业内容的教授有了深度,专业授课范围也有了延伸。
三、课程思政在工程光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一)从工程光学教学的交叉点特征培育学生的专业素养
在光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时,肯定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达成协作关系,那么教师在课堂授课期间就应该从职业素养的视角去挖掘思政元素,要求学生形成谨慎认真的思想以及负责端正的态度,特别是团队协作精神。
以某个光学产品的研发过程为例,向学生介绍如何开始一个产品的研发、每个阶段工作的内容以及每个阶段前后的联系。在最初方案的判定阶段需要各个专业人员协同配合完成,全方位地思考各方面的因素,这时就不能缺少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应该要告知每名学生掌管的工作内容都会对后续阶段起到哪些影响,一个小小的问题没有加以关注或者失误,都会造成整个产品研发的失败,因此,每个人必须承担起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职责,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从工程光学的发展历史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光学工程是一门出现时间非常长的学科,但对我们国家的教育领域而言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专业教师可以挖掘我国光学工程的发展历史,向学生讲述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我国如何开始光学仪器的发展,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上世纪中期,迫于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国家十年中相继创建出了光学设计与检验、光学工艺、光学镀膜、光学计量测试、机械设计等若干方面的工艺和技术基础,初步创建起了布局科学、结构齐整、功能健全的光学和精密机械的研究基础。并且研究出了国内首台红宝石激光器、首台埚光学玻璃、首台电子显微镜、首台照相机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创造了十多项“中国领先”,一举转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光学领域内的空白局面。?
(三) 从老一辈光学科研工作者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我国的光学仪器是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老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在列强争夺的世界环境中,作为光学技术的核心——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一直是十分保密的。王大珩先生就感到光学玻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迫切需要,在龚祖同先生的带领下从无到有,搭建起光学玻璃的熔制车间,一切都是在“做什么,学什么”中磨炼成长起来,大家意气风发,踌躇满怀。更为可喜的是,从今往后把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诞生的事迹,列入光学玻璃厂培养青年一代的教育范例。?
还有很多其他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辉事迹,他们的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甘为人梯的大师风范,爱党爱国、甘当春蚕的崇高品德,淡于名利、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在讲课过程中同样要传达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择优决策的取舍观、艰苦奋斗的创业观等的教育等。另外,专业教师还可适时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正确剖析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目前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工程光学这个专业中加入思政内容,通过课程知识与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合,扩展立德树人的范围与维度,这样才能创建出涵盖高校思政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指导身心健康的通识课、自然科学课等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继而帮助社会培育出更多优质的人才。由此可见,对于工程光学专业而言,在该专业中开设思政课程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杨晓霞,薛彬,边琰,耿丽清.工程光学类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218-219.
[2]秦琳玲,张桂菊,吴绍龙.“课程思政”在《应用光学》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25):125-128.
[3]王向贤.光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19,29(02):45-48.
[4]韦晓孝,郑继红.浅谈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以光学工程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41):219-220.
[5]尚小燕,吴玲玲,纪小辉,高明.光电仪器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63):201-20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