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方明
4101021986121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电力需求量直线上升,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距离和容量都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输电线路作为我国普遍使用的输电线路,已经在输电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能够直接引入到地下变电所、失去变电所当中,并且经过变压器设备处理以后,经由专用电缆和电力输送网络配送到配电变压器,经由低压电缆进行传送可以直供工业用电和民用电。从电力输送线路角度进行分析,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电网传送质量,为广大用户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
1导言
于电力工程的重要性,在实施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时,需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按照电力工程施工整体规划,在开展输电线路施工时做好材料质量检查、施工技术选择以及施工组织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各环节施工都能达到相应规范要求,且通过实施量化管理以及责任细化分配等方式,做好施工管控工作,以达到最佳工程施工效果,保证电力工程建设质量。
2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及管理问题
第一,设计因素。在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及管理问题上,设计因素的干扰能力极强。一旦出现了不合理的线路设计,轻则因导致输电路径重复、杆塔地基不达标而造成的施工成本增加,重则会出现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和应用环节的安全事故。所以,输电线路设计的不合理,将会对电力工程的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整体作业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输电线路设计的不合理,还会导致自然环境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被扩大。由于输电线路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甚至在建设环节穿山越水,所以一旦出现不合理设计就可能会在极端天气下引发雷电击事故。第二,制度因素。阻碍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提升的制度因素主要表现在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上,而且电力工程普遍存在这一问题,使得违规操作监管、施工人员管理、施工技术落实等工作问题频发。目前,在大部分的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环节都存在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严重降低了施工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第三,人员因素。在此环节,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安全、规范管理意识不强和施工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几方面。许多电力工程的输电线路管理人员并没能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方案,使得岗位职责不明、管理效率极其低下。而在施工人员方面,他们表现出的专业知识缺乏和业务技能不熟练都增加了现场施工的危险性,也无法为输电线路的高质量施工提供保障。
3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
3.1强化工程基础
管理工程基础就是电路工程的地基,电路工程多半是地下工程,很多工程基础需要工程师的经验,并且不能有任何差错。不仅如此,工程师还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土质环境进行工程基础的规划,只有合理地进行施工地选取,施工技术选取,才能保证电路工程的合理运作。
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在实践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提供制度性约束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施工技术选择和应用方面。比如,建立技术交底制度,确保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能实现顺畅沟通,让相关的施工技术能在作业环节被规范地使用和落实。为了保证技术交底的彻底性和全面性,管理人员应该定期组织作业研讨会,让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在会上进行明确沟通,确定当前作业环节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而为电力工程提供技术保障。当然,在这一环节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以制度优化实现更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比如,通过建立个人责任制和作业奖励制度,激发参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更优质的人力资源配置。借助于制度建设,将工作人员的作业质量与其自身利益直接挂钩,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认真态度,使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具有效性。此外,为了保证输电线路安全和可靠,在实践工作中还应该建立设计方案审核与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比如,电力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审核部门,输电线路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在保证其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允许施工。而在施工环节也应该通过建立安全施工管理制度,实现对操作人员技术应用和实践操作安全性的管理,让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整体施工水平有所提升。
3.3加强线路检修施工
线路检修施工是保证工程稳定运行的关键,在具体展开检修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设备故障以及线路潜在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检查,确定线路存在隐患的地方,有效防控线路问题。由于线路多处于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在出现暴风、冰雹以及雨雪等天气时,很可能引发线路器具出现问题,甚至出现绝缘串脱落以及杆塔倒塌等问题,造成线路跳闸或其他方面的故障,所以实施检修是极为必要的。检修人员需要做好线路检查与记录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积极处理,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在检修工作完成后,需要移除检修工具,保证通电之前,线路上没有杂物,以防在通电后因杂物影响出现故障。
3.4强化杆塔工程管理
杆塔工程是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重要步骤之一,杆塔架构可以让电路工程更安全、更稳定、更可靠,但前提是要根据工程特点选取合适的杆塔结构与类型。杆塔的类型多种多样,比如,按照受力特点可以分成耐张型和直线型。要想让电路工程达到最高质量的运作,即使在高压工作下,也能拥有最快传输速度,就要合理有效地选择杆塔结构与类型,同时,为后期检修维护工作提供方便。
3.5强化架线工程管理
相较于杆塔工程,架线工程在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复杂。架线前,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例如,在架线前,要进行观测导地线的位置,调整放线张弛度,还要提前了解清楚紧线的要领、基本操作及安装附件的基本操作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问题。架线是架线工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架线就是摆线,也叫布线。布线时,要注意的就是避免不平的地面,避免有不利于跨越的地面,这样可以让布线过程更顺畅。接下来就是展放架线,在线拖和放线盘的辅助作用下,只需对地面避雷针更加小心即可。另外,在山区进行输电线路工程有更大的难度,也需投注更大的心思,这也是山区通电困难的原因之一。
3.6强化人才培养
构建高素质作业团队,是提高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质量,保证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性方法。所以,在实践工作环节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让他们都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做好分内之事,一同为提高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质量提供辅助。同时,在实践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与培训。比如,开展实践操作大讲座,邀请资深作业人员为输电线路施工人员提供针对性指导和培训,让他们能掌握最新的施工技术。在此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对施工人员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和实践操作教学,让他们能应用信息化管理软件以及信息化沟通软件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作业有效性。此外,在强化人才培养环节电力企业还需要不断引进专业水平高的优质人才,让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团队的整体作业能力得以提升,为有效开展技术落实和管理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障。
4结束语
总之,电力工程在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用电方面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相关人员应该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建设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加以重视,在实践中积极提升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质量,借助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强化人才培养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输电线路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汝科.电力施工企业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4):105.
[2]白亚峰,马继先,慧海生.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管理[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5):169-170.
[3]黄义勇.谈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经验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4):169-170.
[4]韩祥林.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5(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