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工程财务全面风险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15期   作者: 史文文
[导读] 在电力企业中,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史文文
        41082219891122****
         
        摘要:在电力企业中,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管理所涉及到的环节相对较多,并且每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在国家建设不断加速的环境下,使得电力企业在发展规模与数量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随之而产生的一系列管理问题直接成为阻碍电力企业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对电力企业中的电力工程财务全面风险管理进行详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工程;财务全面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1导言
        目前我国社会用电负荷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生产和运营压力,同时电力企业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来提升自身竞争力水平,在新能源变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不仅需要对电力系统的内部控制予以加强,优化能源投资结构,提升应对内外部风险的能力,提升经营效率水平,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做好电力系统的财务管理风险防控工作。尤其要针对新形势下对电力系统财务管理工作所带来的风险,需要做好各类风险影响因素的全面管理和应对,推动电力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2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概述
        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指在充分结合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与战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在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经营环节与过程中全面贯彻和执行风险管理的详细基本流程。通过科学分析与评估企业发展中的各项风险,并结合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产生的各项损失,促进企业及项目健康稳定的发展。全面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了以下方面的步骤:第一、制定清晰完整的目标,并且管理人员要对影响目标的各项潜在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以此为后期风险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充分的引导与帮助。第二、事项识别,针对管理目标而存在的潜在影响事项,以及潜在风险对项目本身有可能造成的影响方面,员工都要具有清楚的认知和判断。第三、风险应对,结合实际风险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规避风险,承担风险,降低风险以及分担风险等,以此提升对风险的抵御能力,有效控制和降低风险带来的相关损失。第四、风险管理与评价,也就是针对风险应对措施后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不断的对风险管理方案进行科学的优化与完善,提升整体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现阶段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目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外部风险因素。此因素主要有金融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前者就是由于汇率、债券或者股票等金融活动而引起的金融风险。后者就是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设施造成破坏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其次就是内部风险因素。此因素主要包括资产风险、投资风险和支付风险等。其中资产风险通常会对电力企业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影响,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投资风险则会在电力系统的投资活动中出现,可能不能达到项目投资预期的风险。支付风险则主要是由于资金流动出现问题而导致资金紧张而无法支付的问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到期偿债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就是政策性风险与体制改革风险。对于前者来说,主要是由于在社会发展中往往会结合市场情况来对财政税收、汇率等政策进行调整,但是由于电力系统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容易增加电力企业在短时间内的财务风险问题。对于后者来说,目前正处于我国电力系统体制的改革关键时期,导致电力系统财务管理受到市场监督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4电力工程财务全面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分析
        4.1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是提升电力工程财务全面风险管理效果的基础。首先,建立全面详细的管理制度,有效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明确其各项管理职责,建立与项目相关的财务管理责任书,增强各个环节管理工作的协调性,提升工程的规范性。

其次,建立经济考核体制,明确项目管理人的财务管理责任范围,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力的执行和落实,保障工程周期,提升管理效率,有效降低工程风险。
        4.2合理的进行项目规划
        为了合理的应对电力公司项目计划环节中由于管理层决策失误所导致的财务风险,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时,企业管理层有必要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从基本的财务风险点出发,结合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合作伙伴、重要供应商以及施工地区的特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同时,结合电力工程施工企业财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一套合乎具体施工项目情况的项目规划方案。除此之外,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层在进行项目规划的过程中,要关注大型资产的管理规划,为做到这一点,企业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资产管理方案,使得资产管理规划做到有据可依。同时,企业也要制定完善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借助内控制度对风险识别的高敏感度,强化对重要大型资产的管理,从而降低由此引发的财务风险。
        4.3增强施工环节管理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首先,重视施工项目开展前的相关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提升事前决策与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合理应用绩效考核模式,提升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对项目开展前的财务风险隐患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材料和资金方面的浪费,因施工周期模糊不清而造成的违约赔偿,以及设备耗损的费用支出等方面的财务安全隐患,建立全面有效的财务风险应对方案,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其次,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环境进行财务跟踪与应对分析处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现状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内控制度与审计制度,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发展能力方面的有机融合。再次,加强财务人员风险识别能力的提升,利用定期培训的模式,确保员工能深入分析与了解工程项目内部的财务安全隐患,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4.4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通过此建设工作来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完善,实现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及全面的传递,避免财务信息的“孤岛”现象,通过信息化、集成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来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准确的财务数据信息,并且提升上述数据信息的分析效率,针对外界因素的变化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实现财务信息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4.5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针对电力企业出现的财务问题,企业应做好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监督工作的开展是规避财务风险的基础。电力企业应成立监督部门,相关监督人员应该首先对以往的财务信息以及财务支出进行检查,确保其真实性与可靠性。在监督的过程中,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性,防止以权谋私的情况出现,增加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同时,相关监督部门应排除可能会出现财务风险的工作,若在监管的过程中发现不合理的工作模式,那么相关监督人员应及时指正,必要时责任人员进行换岗或清退。健全财务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是做好风险预警工作的基础。风险预警工作的开展能够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在开展风险预警工作时,建立全面的风险考核体系,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招聘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人员,充分发挥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作用,为电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结束语
        总之,社会经济的进步直接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得电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问题明显增多,所以开展电力工程财务全面风险管理迫在眉睫。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利用科学的措施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降低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邢坤.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4):173+175.
        [2]叶露薇.浅析电力工程财务全面风险管理[J].财经界,2019(09):151-152.
        [3]刘丹,王惠慧.电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03):187-188.
        [4]刘刚.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J].中国外资,2013(21):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