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6期   作者: 侯杰
[导读] 高层建筑日益增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
        侯杰
        天津海盛石化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滨海新区   300270  
        摘要:高层建筑日益增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要掌握水泥水热化温度变化,对承受拉力进行调整。以温度裂缝作为基础,为了对承受压力进行调整后,要采取合适的温度进行控制和调整。由于施工环节比较多,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避免给企业带来消极影响,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掌握,保证工程施工的有效性。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以供参阅。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的成因
        1.1水泥的水化热反应
        水泥的水化热是一种化学反应,水泥中含有的某种物质在凝固的时候与砂浆中的水分发生反应进而放热,水化热反应包含了水解反应、结晶化反应等,很难通过技术手段来终止水化热的过程。而水泥成分在与水反应的时候散发出的热量,会造成混凝土结构本身的温度不断提升,如果混凝土结构的体积较大,其内部热量就更加难以散失,形成内外温度的应力差。在水化反应不断进行、混凝土结构持续凝结的过程中,水化反应产生的热量开始传导到混凝土外层,与混凝土外层降温收缩产生的应力互相作用,在这种应力大于混凝土具备的强度的时候,水化热反应最终会使混凝土结构发生开裂[1]。
        1.2混凝土的收缩反应
        根据一些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混凝土砂浆在凝固的时候,其中约1/5的水分将会与水泥成分发生反应形成结晶水,其余4/5的水分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逸散到空气中,这就是混凝土结构收缩现象的原理。一般来说,混凝土收缩现象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砂浆拌和的用水量、水泥本身性质的不同、周遭环境的差异等等,都可能对水分逸散的情况产生影响,这种混凝土的不规则收缩很可能导致结构本身发生形变,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建筑工程稳定性。
        1.3环境温度变化因素
        由于混凝土结构凝结会放热,所以混凝土浇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环境本身温度的变化很可能造成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特别是在凝结过程中,如果外界温度过低,那么混凝土结构外部的散热速度将会非常快,内部产生的热量和低温的表层冲突就更加明显,开裂的可能性将会大大提升。因此我们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务必要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外部温度的稳定性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2.1材料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施工团队理应提前准备好相关施工材料。首先,由于水泥的种类有很多种,其自身水化热也完全不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进行区分,从而展开混凝土的配置工作。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必须在其进入施工现场之后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用用相关证明。其次,骨料是混凝土材料的一项重要成分,在进行选择时应当选择弹性模量相对较低、内部膨胀系数偏小的骨料种类。砂子最好为中砂,内部含泥量最好不要超过2%,同时可以选择一些质量较大的碎石,其含泥量最好不要超过1%。


         2.2注重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设计
        在实践中我国建筑施工单位的实际工程中要想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厚度,相关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就要对于实际的配合比以及各种技术开展系统的掌握,在实践中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开展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凝土强度的重视,同时也要优化水化热程度,进而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大体积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可泵性。在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开展配置的时候,相关建筑施工技术人员要提升对水化热程度的管理,有效的降低其整体程度。在整个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合理的配置材料,在开展原材料的选择中要尽可能的选择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同时要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可泵性,进而节约其材料应用,在对其开展配置过程中要适当的配置恰当比例的粉煤灰。同时,在实践中要想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对其开展配置过程中,要适当的掺杂适当比例的一级粉煤灰以及矿渣水泥。应用此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程度,可以有效的提升其整体可泵性以及强度。
        2.3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澆筑的关键技术
        (1)罐车从装混凝土至运抵施工现场的时间控制在1h以内,并做好运至施工现场混凝土质量检查,禁止使用已初凝的混凝土。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连续性,每台地泵均有至少两台罐车等候。(2)为减少泵管拆除作业量,采用斜面分层与平面分层相结合的方法浇筑筏板基础。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开裂,在底板上下1m范围内增加杜拉纤维,中间2m范围不加,因此,浇筑作业共分为4层,每层浇筑厚度为1m。各层内部在依据斜面分层,每层厚度50cm。混凝土采用倒退式浇筑作业,浇筑带共划分为3条,每条宽度为8.6m。(3)混凝土浇筑时及时进行振捣。一方面,认真落实振捣作业细节。使用50插入式振捣棒,呈梅花形进行振捣作业。振捣时振捣棒应慢插快拔,按照顺序进行,避免遗漏。移动振捣棒的距离不能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25倍。同时,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cm,使上下层混凝土良好融合。另外,合理把握振捣时间,直到混凝土表面不再产生气泡、下沉即可停止。另一方面,针对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每隔0.5h作二次振捣,消除混凝土泌水形成的空隙及水分,增强混凝土握裹钢筋能力及抗裂性能。
                 2.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顺利完工之后,如果要想可持续的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就应该及时的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措施保护中最重要的就是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技术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并且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成本。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洒水养护,都是使用自动喷水设备的,有时候还会使用一些喷雾气,使用这些喷水设备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具有一定的湿润性。在进行洒水养护工作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周边的实际情况与天气环境,同时还要精准的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天数,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天数都保持在七天左右,但是不同的建筑工程有着不同的建筑情况,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天数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由相关的建筑工程师来进行设定与安排。在气温比较低的季节,要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保温工作,不是在气温比较高的季节,还需要及时的防止外界的高温对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养护工作进行时需要有着非常麻烦与复杂的工序,这需要大量的人工力量作为根本支撑。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建筑技术的展开过程中,会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和影响。首先,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质量是整个工程当中的基础;其次,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年限、耐久性、裂缝等情况,会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祈祷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的进度效率,这就必须要求各个单位之间要有一定的默契程度和密切的关联程度。综上,现如今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时候,应当将多方面因素考虑进来,以此提升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项光森.试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居舍,2019,(08):40.
[2]杨晓明.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02).
[3]还志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