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宽
身份证号:37152119861002****
摘要:鼓励企业打通消费与生产、供应与制造、产品与服务间的数据流,推进研发、生产和供应链等全流程的模块化、柔性化、网络化改造,创新服务模式。本文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管理
引言
在遵循有色行业及智能制造领域已发布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建立包含但不限于如下所列标准和规范体系:数据编码规则、数据治理流程规范、数据使用规范、业务流程标准、数据库设计规范、运维服务规程、运维管理规程。
1国内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工艺特征
1.1行业特征
有色金属冶炼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所有金属的生产。按成品的金属特性可分为重金属、轻金属和稀贵金属冶炼。若按原料组成,又可以分为原生矿金属冶炼和再生资源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工艺包含火法、湿法及火法-湿法联合工艺。火法冶炼是行业产生NOX的源头。由于涉及金属种类众多,每种金属针对原料品位、晶像及组分又可采用不同的冶金炉窑,导致有色行业有着特点各样的火法工艺烟气。
1.2现行环保法规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颁布于2010年,在此之前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由于综合类排放标准针对性不强,且污染物项目存在缺失,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污染物治理技术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工业领域。自铜、铅、铝、镁、钒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相继执行,有色行业才正式拉开了环境治理的序幕。2014年有色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2015年再生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进一步出台,让有色行业环境治理进入了发展的高速通道。
2基于服务型制造的智能服务应用建设
2.1供应链协同
结合有色行业原料多伴生的特点,以保证生产连续为核心,结合供应链中各实体的业务需求,将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紧密联系起来,共享知识、信息和利益,共担风险,实现共赢。以数据驱动为理念,优化供应商关系管理(SRM)、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三大系统的管理和操作流程,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有序关联、高效流动。鼓励企业加快互联网与采购、销售、研发、服务的融合步伐,整合信息资源,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降低供应链综合成本。
2.2先进工业控制
结合工艺流程实际情况,在流程协同困难、生产波动大、难以实现精准控制的火法熔炼、余热锅炉、烟气收尘、高温排烟、管道溶出、萃取分离等工序,鼓励企业利用机理建模、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多种手段,以工艺过程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为核心,应用先进工业控制软件,实现先进控制层的参数优化与协同。
3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管理模式改进策略
3.1革新企业管理理念
对于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而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可为企业提供指导思想,以此促进企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因此,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应当革新企业管理理念。首先,企业管理者应当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时刻关注企业管理前沿动态及最新理念,依托不断学习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以不断推进企业自身管理理念的改革创新。其次,企业管理者还应当加强对先进管理技能的学习应用,不断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方式方法。最后,企业管理者还应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当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创新意识,使员工保持足够的热情投入到企业工作中。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唯有实现自身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方可突破传统管理模式,进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力度
人作为企业生产的有生力量,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开展好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管理工作,首先应当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布局,使人力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实现,首要工作即为调整员工的思维观念,当前不少企业员工对企业管理均缺乏有效重视,错误认为企业管理只是企业管理层的工作。该种思想使得他们不会深入探究企业管理问题。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扭转员工的这一错误想法,让员工明确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使员工在工作中形成全局观念,唯有建立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集体利益的紧密联系,方可推动企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应当发挥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特征优势,大力组织行业内部同行之间的技能竞技比赛,寻找管理差距,调动起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管理的意识,使员工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发挥。除此之外,还应当制定相应的员工奖惩制度,对于一些工作能力强、工作表现卓越的员工给予必要奖励;并且还应当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切实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3.3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在“选”上下功夫,构建合理的技能人才引进机制按照企业人力资源中由来已久的3∶3∶2∶2比例的说法,拥有三成骨干工人、三成熟练工人、两成一般工人、两成新工人是最完美、最良性的劳动力组合。首先,企业应做好人才引进顶层设计,规划好人才引进的数量、质量和时间,尤其是新建项目,更应该做好人才引进规划,在企业中初步形成初级、中级、高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和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其次,企业应将新员工引进与培养关口前移,与技工院校合作采取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模式,一则可实现双向选择,提高选人的效度;二则可在培养过程中按需设置相应课程,达到提前培训目的,降低企业培训成本。(二)在“用”上下功夫,制定科学的人才使用和评价标准1.企业要不断丰富技能人才使用模式,在搭好平台的同时压好担子。一要探索建立技能型核心人才制度,明确核心人才承担任务、考核标准及激励政策,成立大师工作室等创新平台,并给予经费支持,从软硬两方面为技能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二要充分用好导师带徒机制,在培养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师制,将评价结果同核心人才评聘、绩效评价相结合,并积极开展优秀师徒评选活动,使导师带徒真正成为带动高技能人才梯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三)着重加大对新招用和新转岗人员的培养力度,增强技能人才的“梯队深度”。要积极响应国家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政策和要求,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模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并争取国家补贴,保证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3.4考核评价数字化,实现全员创标
为促进创标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责任清晰、标准明确、奖惩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到考核评价数字化,用数字对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让员工干在明处知晓过去的创标成果,比在明处明白未来的创标目标。数字化的考核评价激发了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形成了全员创标的良好氛围。
3.5工作流程标准化,固化创标成果
为固化创标成果,对公司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全面修订,并对过程绩效指标进行调整,将其全面纳入日常MBO指标进行月度考核。同时积极开展内部观摩交流,把好的经验复制到落后单位、落后领域,通过月度督导反馈、季度总结分析、定期检查通报等长效措施,推动创标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将面临愈发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推进自身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王艳.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成本管理探析[J].财会学习,2019(22):97-98.
[2]金珍.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驱动因素研究[D].交通大学,2019.
[3]杨智鹏.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财经大学,2018.
[4]郝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研究[D].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