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安装的关键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6期   作者:余海钰
[导读] 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增快,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调试
        余海钰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增快,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在不断调试,现阶段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持续提升,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所以需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确保可以提升经济效率,在这个时期,钢结构建筑属于一种高效的建筑施工方案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通过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显著减少施工成本,相信在未来装配钢结构建筑会得到更加显著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浅析
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概述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以钢结构作为承重结构的装配式建筑。众所周知,钢结构生来就是装配式的,即便是局部的现场焊接,并不改变其构件工厂化制作的事实。所以着眼于构成整个建筑的部品部件的工厂预制化程度和现场安装效率,而不仅仅是钢结构,这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根本所在。
 1.1装配式钢结构的优势
主体构件尺寸小,钢结构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装配式钢结构相比传统的凝土结构,钢结构构件尺寸小,墙体、柱等构件占用空间位置少,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物的使用面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表明钢结构建筑墙柱竖向构件占用面积大约为10%,远小于混凝土建筑墙柱构件占用面积。2.低碳环保,传统的混凝土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现场大量的湿作业,模板、木材、混凝土等消耗很大,施工中常常会产出大量的建筑废弃物,若没有对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处理,会对项目周围的土体、水体、空气等自然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这也是传统建造方式的一个痛点。3.第三代钢筋桁架楼承板,随着多高层钢结构的迅猛发展,对工程工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结构构件工厂产业化生产大大缩短了工程工期,楼板的施工方法已是影响工期的重要因素。靠前代、第二代压型钢板其板肋较高,使建筑物净高减小、楼板下表面不平整、双向板设计及施工困难、钢筋绑扎繁琐、钢筋间距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好控制、存在严重的耐火及防腐缺陷等问题,必须解决。第三代钢筋桁架楼承板除具有前两代钢楼承板及现浇板的各种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技能充分发挥钢结构施工周期短、又具有施工质量容易控制的优势,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用特点分析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要求协同设计,各专业通过使用共同的模型平台实现专业设计互动。该工作模式设计成果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其主要表现就是建筑结构的模型特点非常清楚,设计出来的效果出现偏差的概率非常低,能够确保最大程度上的设计最优化,能够以三维立体模型的结构展现出来,从而能使设计的细节更直观,使得装配式建筑设计更为科学合理,而且通过模拟软件可以把后续工作中一些比较关键或者困难的环节进行提前模拟,由此来查看采用相应技术是否能够顺利的实施,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其可行性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同时也确保了后续施工中整体建筑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效果。
        3.钢结构模型建立
        利用Tekla软件,通过创建轴线、搭建钢结构模型,软件转换出AutoCAD详图,sinoCAM软件进行材料排版,进行工艺加工。3.1.2标准化杆件加工①柱的制作工装。异形变截面钢立柱加工前,厂内设置加工平台、定位工装、以及矫正工装,更好的保证异形变截面钢立柱加工质量,减少变形扭转,更快捷的进行缺陷修正。②梁的制作工装。定位胎架由平台基础、刚性平台和匹配模板及定位顽板四部分组成。匹配模板采取平面数控钻床进行制孔,然后根据钢梁的组装放样尺寸固定于刚性平台上;顽板主要加强钢梁组装过程的稳定。模板和顽板均有顶丝固定控制,可以进行微调,保证实现不同截面的H型钢结构梁的装配。③反变形胎具。

在钢立柱制作过程中,通过对CO2气体保护焊和埋弧自动焊设备的综合改进,施焊中修改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并采用与之相匹配的焊丝、焊剂,实现了细丝埋弧自动焊,克服了CO2气体保护焊不易操作、焊缝成型差、工作效率低,埋弧焊受作业条件限制的焊接难题,便于人工移动,消除对焊接轨道的依赖,提高了焊缝质量和生产效率。
4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介绍
4.1 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体系
        该系统以钢管混凝土为基本受力构件,同时设置钢板、芯管、钢支撑等抗侧力构件。其围护结构主要由轻质混凝土砌块或新型轻质墙板组成。新型轻质墙板按结构形式分为嵌壁式、外挂式和嵌挂组合式。预埋墙板需要钢支撑,施工工艺复杂,限制了其应用和推广。常用的外墙板有轻质混凝土夹芯板、空间复合板、钢筋夹芯板、预埋复合板DK复合板、ALC板等。
        系统采用拼装式楼板,避免了模板施工过程,实现了局部拼装。
        与传统钢柱建筑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相比,装配率在70%左右,力学性能、抗震性能和热工性能优良,具有节约钢材、降低造价、缩短工期的优点。然而,钢管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并没有实现主体结构体系、外部围护体系和内部管道设备体系的一体化。地板施工中的水电管道等设备大多需要铺设在现浇层内,需要进行研究和开发。
5高层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关键施工技术的应用
5.1整体安装技术
??整体安装技术包括钢结构构件的整体提升、整体顶升、整体吊装。由于施工中机械设备及吊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提升安装技术和顶升安装技术。所谓提升安装技术是指将起重设备放在结构顶部和屋顶上进行起重过程,而顶升安装技术是指采用能承受较大载荷的地面起重设备,如千斤顶、液压支杆等,将其放在屋顶下和结构内部,进行顶升安装的过程。提升安装技术更适用于屋面面积小、重量轻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而顶升安装技术主要用于大型装配式钢结构施工,该施工技术减少了高空安装多个部件的高空作业工作量和由此造成的各种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它能保证下部主体结构的施工,同时实施主屋面的拼装,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的施工周期。由于钢结构构件在地面组装完成,减少了临时支架的使用,避免了设置临时支架而增加工作量的问题,同时也节省了这方面的成本。由此可见,这种施工技术不仅优化了工程造价,节省了时间,而且降低了能耗。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控制所有吊装设备或顶升设备的垂直度和上升速度,减少施工和安装误差,使屋面受力点分布均匀,从而保证钢结构构件在提升时更加平衡。
5.2深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的设计环节
??建筑物的功能是否实现、设计出来的建筑是否具备一定的经济可行性、是否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要求,这是现阶段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需要着重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的设计过程中,要实现对建筑工程上下部的整合,设计更加合理的预制构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在外墙及立面的设计环节中,建筑物要实现多样化的设计,提升建筑物整体的美观性,在具体的应用中,要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满
结语
        综上,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的有效应用,具有诸多优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已呈大势所趋之势,从全国到地方各项鼓励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推广的相关政策发布频率不减。进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体系设计和施工时,应基于建筑功能设计装配式钢结构构件,满足安全性、个性化,充分考虑实用性、经济性,鼓励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发展的路径逐渐清晰,保障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质量的标准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吴浩."雪龙2"号船体监测与辅助决策系统监理[J].设备监理,2020,(1):19-22.
[2]鲍远琴.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结构技术设计要点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11):92.
[3]李德辉.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设备安装和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房地产业,2020,(21):229.
[4]闫家乐.浅析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20,(11):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