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6期   作者:江文凯
[导读] 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
        江文凯
        身份证号码:41148119900328****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电气自动化仪表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都有着自动化的特征。文章主要就电气及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阐述,然后就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通过理论层面就电气自动化仪表及控制技术的研究,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
        引言
        电气及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信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很多高新技术,在电力生产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实用性。其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在自动化仪表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可有效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释放电力生产劳动力,降低生产和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基于此,开展电气及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电气及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
        ①实现智能监控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工业生产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获得相应的信息内容。监控过程主要通过传感器实现信息内容的传输和处理。运用红外线接收发送装置,把工业生产环境中的信息内容收集起来并进行处理和传输,这些信号内容大都通过发光二极管传送。设备在运行时二极管工作,将红外线收集到的数据传送到接收装置中,装置在收到红外线信号后,把信息内容传达给单片机。如果出现传输阻碍,那么红外线装置就无法把信号发送出去,系统会发出警告提醒。在没有工作人员监控的情况下,实现对生产环境的智能自动化控制,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②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保护应用分闸和合闸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保护,在控制体系中具有的重要功能。一般情况下具有电气自动化仪表的电力设备体积都比较大,设备系统承受大量的电压和电流。对供电系统进行调控要装设自动化控制技术设备,使设备在运行时能够安全稳定。大型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故障问题会对电气自动化仪表的再次使用产生严重的影响,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保护可以降低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③实现系统的检测电力设备的标识灯可以简单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但是要想进一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需要借助仪表对设备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检测。例如,设备运行时的电压、电流、频率等数据存在于仪表或其他系统中,对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可以为电气与仪表自动化控制体系提供基本保障。
        2电气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
        2.1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及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是电力生产中应用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嵌入式,另一种网络式,二者相比各有优缺点,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充分结合电力生产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适的应用形式。嵌入式:将嵌入技术应用在电气及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在系统设计和布置中,要保证CPU具有很强的拓展性,以便在后期发展中,能够接入其它系统及软件,促使系统运行情况更加全面、更加有效。此外,凡是涉及到关于芯片的设计问题,必须对电气及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网络进行充分考虑,以发挥出芯片真正意义上的作用。网络式:此种形式有助于实现电力电气、仪表自动化信息传输和接收。电气及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运行时,要高度关注通信网络和文本协议两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对电力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规范、标准的控制,在保证电力生产安全,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提升生产效率。
        2.2现代化控制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相结合
        如果电气及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运行中无需人为干预,此时操控方式就是智能控制,此项技术在自动化仪表中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的各项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实现起来也比较困难,需要综合布置和应用传感器及电子信息技术,将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相融合,从而推进了电力企业的自动化进程,将可编程控制器以及数字控制系统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


        2.3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设计技术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操作者具有着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因此,如何保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高效并且稳定地运行,就成为了当今技术人员一直重点关注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现实性问题。以计算机技术理论为基础,进行系统程序的科学编写,能够有效实现计算机技术下的智能化控制,推动系统运行环境的不断优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下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和运行。
        2.4电气控制过程技术
        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整体性能进行和功能价值进行全面化的提升,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控制设计过程中进行应用的主要目的和本质需求。对此,包括神经网络、专家系统以及模糊控制等在内的多种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使用。其中模糊控制将模糊语言变量、推理作为基础,将专家经验作为原则,从基本思路方面分析,模糊控制就是基于被控制对象模糊模型,使用模糊控制器控制电气控制系统。
        2.5故障诊断技术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电气设备中的故障问题进行精准化的定位和修复,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化运行,如在把变压器的系统故障诊断中,就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全面化地分析变压器油液气体,并根据分析结果来准确定位变压器的故障损坏程度和损坏类型。
        2.6具体流程设计技术
        设备终端传送出的数据信息被自动化控制系统接收。通过前置机的处理直接存储在相应的存储设备中。把数据整体内容记录下来,随后服务端将信心内容传输到工作站中。运用Web服务器把设备产生的信息内容传送到局域网中对信息内容进行共享,这是第一步进行的调度端工作流程。然后运用对远端的遥测采集板以及各种转换器装置进行管理。对体系内部产生的遥测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网络路径把重要的数据信息传送到控制面板中,运用中央控制元件对信息内容进行处理。数据信息传达到计算机终端完成数据的传输,虽然电气与仪表自动化控制体系发展速度飞快,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只有不断改善才能使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比如故障诊断功能、自主维护功能等还需要进一步研发和优化。
        2.7通讯模块技术
        通讯模块主要是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和储存,并将其发送到计算机系统上,进而实现电气自动化对整体的控制。通讯模板主要是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向电气信息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发送,它的载体是光纤技术,并通过通讯技术将错误的数据发送到电气自动化仪表上,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故障,从而进行修理。通讯模板不仅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而且对电气和仪表的信息传输也更加高效率和精准。
        结束语
        综上而言,在电气自动化仪表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应用过程中,通过自动化技术的科学运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制造领域的整体质量水平,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从理论层面就电气自动化仪表以及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分析,能进一步了解该技术的应用价值。未来的自动化技术发展中,技术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届时电气自动化仪表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宽。
        参考文献
        [1]王海月.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07):80+82.
        [2]黄西平.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探究[J].智库时代,2017,(17):189+193.
        [3]宋来.基于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矿山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金属通报,2016,(11):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