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6月16期   作者:何斌
[导读]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为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施工
        何斌
        昆明蓝光云报置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为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由此可见混凝土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本文主要从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常见混凝土质量缺陷及处理方式两个方面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混凝土材料具有抗压性强、抗震性能好、经济性高等显著优势,即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复杂、技术要求高,但是还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对原材料的质量以及配比、施工技术、养护方式等的要求较高,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为了保证建筑行业良好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并对有关质量控制经验进行总结。
一、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原材料选择及配比
         首先,加强对原材料的选择及配比。原材料的选择及配比是混凝土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骨料、水泥、水以及各种外加剂,在选择时需要重视对中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对混凝土所造成的影响。比如:水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会诱使混凝土出现裂缝。所以在选择水泥时需要选择水化热较低的优质水泥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减小水泥使用对混凝土造成的内外温差,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并且混凝土对砂的使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砂材料粒径均匀、质地坚硬,而且还要控制砂中含泥量,避免选用含泥量过高的砂石,影响混凝土强度达标;外加剂的使用对混凝土也至关重要,外加剂在特定的环节中使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强化混凝土强度等级。所以在选择外加剂时需要考虑混凝土质量需要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加剂。而对于原材料的储存需要注意的是要将其存放在干燥、清洁的位置,并覆盖苫布,避免水泥等材料受阳光、雨水作用,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的配比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经过不断的实验,以选择最佳的材料配比方案,因为科学合理的原材料配比不仅可以节约材料成本,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比如在进行原材料配比实验中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材料,配合耐腐蚀钢筋,可以保证配比试验顺利进行。另外混凝土原材料配比与施工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如在进行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材料本身的含水量可能会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所以在材料配比中,应合理控制混凝土含水率,适当添加减水剂等外加剂,帮助提高材料强度。
(二)混凝土浇筑及振捣
         其次,重视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技术。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前所需的钢筋及模板的搭建工作后,必须保证模板表面的清洁。因为一旦现场施工温度较高,模板就可以发挥他的功能,用清水将模板润湿,然后搭建遮阳系统,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并且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以采用分层、连续的浇筑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在下层混凝土凝前,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作业。此外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一次性完成,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模板混凝土浇筑做精确的计算,并且还需要检查各类混凝土泵送、运输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发生施工中断。一旦在浇筑过程中出现任何故障,需要立即停止浇筑,及时对故障进行处理,并且需要等待浇筑过的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在进行处理施工冷缝,避免冷缝进一步发展,然后再继续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
         混凝土振捣对混凝土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有效的混凝土振捣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还可以避免混凝土出现气泡、空鼓等的质量问题。

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需要注意振捣的厚度、速度等因素,通常情况下在进行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该插入下层混凝土的五十毫米左右,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可以紧密融合,避免出现夹层的现象。并且还需要合理的控制振捣的速度,因为振捣速度过快会引发离析、泌水等问题,但振捣速度过慢,会影响上下层混凝土的紧密结合。只有当混凝土表面无气泡冒出时并出现轻微浮浆后,可视为振捣充分。
(三)混凝土养护
         最好,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会忽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导致后续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所以要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养护工作不仅可以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减小由温度而导致的裂缝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强度。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养护工作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十二小时后进行,即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要求后进行养护工作的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主要分为保温和保湿两个部分,保温是指对混凝土内外温度的控制,一般控制在20℃~25℃,以避免温度差异过大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而温度控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覆盖碎料薄膜和铺设冷却管,具体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现场施工的环境而定,比如:当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时,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扩大趋势,此时可铺设冷却管,以提高混凝土温控效果,并且结合混凝土内外温度监测数据,调节冷却水的供应方案。保湿是指控制混凝土表面的含水率,避免水分蒸发速率过高而出现干缩裂缝。保湿的方法主要有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帘、苫布、棉毡等材料进行洒水养护等。
二、常见混凝土质量缺陷及处理方式
(一)缝隙夹层缺陷
        缝隙夹层缺陷是混凝土质量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处理方式主要是对缝隙做彻底的清理,以确保缝隙周围光滑整洁,并且需要使用清水润湿后进行注浆。在注浆时需要注意振捣频率,要确保缝隙内灌注浆均匀、紧实。同时还需要对灌注浆的材料配比进行调整,需要结合缝隙的大小、发展趋势等因素,若缝隙较小,使用常规水泥砂浆做灌注处理即可。
(二)棱角破损缺陷
        棱角破损缺陷也是混凝土质量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拆模之后,因为混凝土拆模工作需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要求后展开,若拆模过早,混凝土棱角在外力作用下易出现破损、掉渣问题。另外,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确保模板均匀涂刷隔离剂,为后期脱膜提供方便。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棱角处损坏,需及时使用水泥浆进行抹平。
(三)漏筋缺陷
        漏筋缺陷也是混凝土质量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漏筋缺陷是指混凝土内部钢筋直接裸露在空气中,若未得到有效处理,裸露钢筋在雨水、空气作用下会发生腐蚀,并由外向内发展。位于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后,其体积逐渐增加,向周围混凝土体施加应力,引发混凝土开裂、脱落等质量问题。漏筋缺陷的预防主要是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混凝土振捣过程避免振捣棒直接与钢筋接触。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施工控制可以从原材料选择及配比、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混凝土养护等方面出发,严格依照相关工艺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并对缝隙夹层、棱角破损、漏筋等质量缺陷做重点控制,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磊.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的几点思考[J].居业,2020(1):109,111.
[2]董佳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30-31.
[3]狄献锋,常记周.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河南科技,2013,16:127-128.
[4]孙春俏.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3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3:2.
作者简介:何斌,男,汉族,1987年9月6日,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