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相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摘 要: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策陆续制定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而装配式建筑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关键,对建筑工业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目前已有资料,阐明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建筑的优点,从多个方面探讨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优势 发展
1 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部件通过可靠连接方式建造的建筑。按照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的定义,装配式建筑是“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设备与管线系 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①按结构材料分类。包含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装配式混 凝土结构建筑、装配式复合材料建筑(钢结构、轻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结合的装配式建筑)。
②按结构体系分类。包含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无梁板结构、空间薄壁结构、悬索结构等等。
③按预制率分类。小于5%为局部使用预制构件;5%~20%为低预制率;20%~50%为普通预制率;50%~70%为高预制率;70%以上为超高预制率。
2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必要性
2017年3月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地区达到15%以上,鼓励推进地区达到10%以上。鼓励各地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同时要求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规划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监管体系,形成一批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形成装配式建筑专业化队伍,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效益和品质,实现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更主要的是装配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1)装配式建筑让人力成本控制成为可能。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今天,劳动力成本日趋高昂,目前国内工人工资比例约占工程总价的30%~40%,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占到60%左右。而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就可以使只能进行简单重复劳动的农民工向操作工、产业工人等技术工种转变,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也有利于劳动力成本的控制。
(2)装配式建筑有助于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形成的建筑产品。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施工过程中,钢模板等周转材料在装配式构件的生产中的重复利用率,使得加工厂制作的构件表面平整,就不再需要进行找平等,减少了大量的材料浪费。
同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了现浇作业,降低了大型施工设备运用对周围居民的噪音干扰和夜间施工的光污染,消除了施工现场活动的尘土飞扬,这也是建筑行业向着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3)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对施工环境要求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对施工现场以及周边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而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基本不会受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原因就在于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件都可以在工厂预先加工,减少了部分施工现场作业的工作任务,即使是在雨季甚至严寒的冬季依然可以正常施工,这也是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效益提升的重要表现。
(4)工厂化生产施工精度高,有助于提升建筑的品质。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放线的要求特别高,如果不够精确,就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还会在构件的按照过程中产生错位,会导致安装失败,高精度的施工工艺也助推了建筑品质的提升。
(5)抗震性能好。很多人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停留在唐山大地震时期的预制板阶段。此时,表现不佳的装配式建筑,并没有给人们带来了好的印象,相反人们对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产生了很大的质疑。而日本在此方面一直进行研究和试验,对工艺和技术进行改进。以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对区域内建筑的受损情况统计表为例,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
(6)降低安全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装配式建筑主要的施工过程就是相关建筑构件的组装,主要采用的施工工艺就是建筑结构构件的吊装,这样一来也很大程度的减少了现场施工工人的数量,而且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大的降低,也降低了施工人员由于高强度和疲劳作业而产生的各种意外的伤害和事故。
3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领性,随着建筑行业向着工业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得装配式建筑得到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发展。以四川省为例,根据2017年6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 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适应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在全省的房屋、桥梁、水利、铁路、道路、综合管廊、隧道、市政工程等建设中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30%,装配率达到30%以上,其中五个试点市(成都、乐山、广安、眉山、西昌)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35% 以上;新建住宅全装修达到50%。到2025年,全省范围推广应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建筑品质全面提升,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企业。装配率达到5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40%;桥梁、铁路、道路、综合管廊、隧道、市政工程等建设中,除须现浇外全部采用预制装配式。新建住宅全装修达到70%。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许多企业和单位还在不断地摸索和探究中,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单位将会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必将会使装配式建筑得到广泛应用。
4 结束语
伴随着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建筑精益化施工的要求,就必须尽快完善适用于不同建筑类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和消能减震、预应力技术的集成应用。装配式建筑将充分发挥其绿色、高效及工业化建造的优势,一定会在建筑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王坤册,张朝弼,史宪莹.装配式建筑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科学技术创新,2019(03).
[2]?郝爽.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
[3]?孔苏立,张玲.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趋势的探析[J].科技与产业,2016,(7).